如今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去菜市場砸錢了,在年初疫情肆虐之下,電商再次被推向高潮。
早在5月,滴滴就曾在成都推出第一家社群團購品牌“橙心優選”,後來,美團的“優選事業部”,拼多多的“多多買菜”,阿里的“盒馬生鮮”等迅速殺進跑道。一時間,隨處可見的是巨頭們的孿生孩子。
網際網路公司燒錢,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幾年前,滴滴剛起步的時候,打車三兩塊錢,賠本的買賣做了幾年,如今有了流量之後,再難打到2塊錢一次的滴滴;美團剛興起時,同樣利用各種優惠券讓顧客形成依賴性;以及五年就上市的拼多多,如今你覺得是便宜了嗎?
網際網路大佬們燒錢,一砸就是幾十個億,邏輯從來不變,收割的一直都是流量,當然這些都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
最近大家都在說的,別人家的網際網路大佬忙著造火箭,咱們的網際網路大佬卻正在為多賣個雞蛋大打出手。馬斯克想著怎麼上天搶軌道,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卻想著搶流量佔市場份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1.0
資本廝殺,濺起的是窮人的血
如今,網際網路大佬們搶佔了菜市場,就像當初電商佔據實體店一樣,大家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最後一公里問題終於得到解決,是一件好事;也有人認為資本在趕盡殺絕,讓窮人無路可走,這是在破壞底層人民的最後一道防線。
橙心優選、盒馬生鮮等社群團購一方面確實讓人們買菜更加方便了,但是卻讓一部分人失去了就業。
網際網路巨頭們,手裡拿著大把大把的錢,卻做著砸錢賺取流量的活,讓窮人沒飯吃。資本幾十個億的投入,就能讓菜市場瞬間變得冷清,他們改變的,不只是把菜市場賣菜的大爺大媽趕走,還有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當資本佔據菜市場,我們是否能夠真正買到便宜的菜?
或許你會想起滴滴,拼多多等運營模式,前期資本在燒錢,確實價格便宜,一旦使用者形成依賴後,所有的價格依然會回到菜市場本身的價格。美團、餓了麼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高效的流通,削減了中間成本,降低了菜價,也造福百姓,更方便了百姓。
從產業和科技的角度來看,確實沒有什麼問題。
但對菜籃子的壟斷,哪怕是區域性的,都會讓整個社會提心吊膽。壟斷一方面可能導致控制,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供應出問題。
當割韭菜的人賣起了韭菜之後,普通人連當韭菜的機會都沒有了。
讓窮人更窮,這就是資本。
資本間的互相廝殺,濺起的卻是窮人的血,但窮人的血碰不得。
更不要動窮人的乳酪,因為觸碰的是底層人民的生活。
2.0
透過歷史,就要引以為戒
新的業態下,幾乎所有的企業風險最後都會轉化為社會風險。
當這種所謂的“業務”滲透到社群的時候,它就失去了一切存在的理由,或者說,再也沒有“試錯”空間了。
此前的蛋殼公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蛋殼公寓一次性收取租戶的長期租金,而對房東按月結算,利用這種規模巨大的資金滯留,來進行無限擴張。最終資金鍊斷裂,損害的正是這幫剛入社會不久的窮學生,讓他們身負重債,這與國家發展戰略是相違背的。
蛋殼已經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當商業之手所觸及的領域越來越生活化,商業出問題,危及的就是普通人的生存問題。
而在社群團購上,資本在角逐,大爺大媽們也都在擔憂還有沒有飯吃。窮人的生存問題一旦被剝奪,社會就那麼安寧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崛起,不是幾大巨頭有多厲害,而是他們迎著時代的風向標,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才得以持久存生。
窮人的乳酪不能動,這是社會底線,更是每一位企業家的信條。
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也許我們並不能要求他們去做航空設計、去做晶片半導體,但是最基本的底線應該要守得住,給普通老百姓一點路,那麼未來你們的路才會更加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