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金融科技板塊在新掌門的帶領下正不斷擴充佈局。10月23日,有網友發現微信支付悄然推出了“手機號轉賬”功能,引發熱議。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功能,近期,微信支付還推出了“銀行儲蓄功能”,並且在刷臉支付領域也加大馬力。在分析人士看來,微信支付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長尾人群,增強金融科技能力補足短板。頻頻佈局可視為金融科技巨頭的戰略防禦。
10月23日,有網友發現微信支付新增了“手機號轉賬”的新功能。微信支付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推出這一功能,是為了進一步滿足使用者在非微信好友間或非線下面對面場景中便捷轉賬的需求。目前該功能處於“灰度測試過程”,僅部分使用者可見。
訊息一出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千萬別換手機號,就怕有的人手機號繫結的不是自己的微信。面對市場對於新功能安全性方面的質疑,微信支付方面迴應北京商報記者稱,為保障使用者的賬戶安全,在此提醒大家,他人向你的手機號轉賬,你需要開啟“允許他人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開關;而向他人手機號轉賬時,可以主動驗證對方的實名資訊,確認身份後再發起轉賬。大額或者風險交易,微信支付智慧風控系統會提醒你驗證對方實名資訊。對於更換手機號或者原手機號被他人微信繫結,“允許他人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開關將會自動關閉,避免轉錯賬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親測發現,目前,手機號轉賬入口較深,需要開啟微信介面依次點選“我”-“支付”-“右上角…”-“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開啟開關。開關下方,有關於自身微信繫結的手機號碼的提示。在向他人手機號轉賬時,對方需先開通“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轉賬超過5000元時會彈出驗證收款方姓名,校驗對方身份資訊。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著電信網路實名制全面實施,手機號已經可以作為一個人身份的唯一標識,對於微信而言,一個賬戶只能繫結一個手機號,手機號在微信、支付寶這種電子賬戶的效力其實是具有唯一識別性的,從這一角度來看,手機號轉賬相比銀行卡便捷性上是更進一步的。同時需要對方同樣開啟“允許通過手機號向我轉賬”也加強了一道安全驗證。
補短板啟用長尾使用者
實際上,手機號轉賬已不算新功能,支付寶早在2012年就上線了這一項服務,付款方即使不知道對方支付寶賬戶和銀行賬號,只要知道對方手機號就能發起付款。北京商報記者試驗發現,目前超過500元會彈出提示轉賬金額過大,要求補全對方姓名。
就在今年8月,央行清算總中心依託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IBPS)也推出了“手機號碼支付”功能。在該功能的支援下,目前,已有近200家銀行支援通過手機號碼進行轉賬。
北京商報記者在使用招商銀行卡進行轉賬時發現,使用手機號轉賬不僅需要輸入手機號,還需輸入收款人真實姓名方可手機號轉賬,如對方手機號未關聯銀行卡,則需要收款人回覆卡號收款進一步驗證。
市場人士多認為,微信支付此時推出這一功能與當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不無關係。麻袋研究院高階研究員王詩強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微信支付允許通過手機號向用戶轉賬有利於增強使用者體驗,提升微信支付交易量以及使用頻率,搶佔支付市場份額。
“從行業競爭層面,相對於主要競爭對手支付寶的金融能力,微信已經落後。所以就需要補足短板。”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當前使用微信支付的使用者量和使用微信的相比有一定差距,有一部分長尾使用者不會在微信上繫結銀行卡,手機號轉賬可以增加使用者使用微信支付的頻率。同時因為手機號轉賬是轉到微信零錢,資金沉澱到微信,使用者需要綁卡才能提現,這就進一步激活了微信支付使用者,活躍了微信的長尾使用者。
“換帥”以來動作頻頻
值得一提的是,自騰訊金融科技業務“換帥”之後,微信支付就動作頻頻。除了推出手機號收款之外,據媒體報道,近日,微信支付與工商銀行還聯合推出了“銀行儲蓄”這一新服務,使用者點選銀行儲蓄便直接跳轉至工商銀行的存款產品,同意協議後自動開通存款賬戶。該項服務目前同樣僅部分使用者可見。
王詩強表示,新增銀行儲蓄服務有利於將使用者保留在自己的金融體系內,以便進一步轉化變現,如通過低風險理財產品吸引銀行儲蓄較多的使用者投資,增加交易佣金等收入。
王蓬博認為,當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金融服務能力上尚存在差距,微信的短板是金融服務能力,支付寶已經從有這種能力到精細化運營了。因此微信首先要補短板,爭取使用者,後續再加以運營。
在黃大智看來,微信支付近期的佈局也是出於金融科技巨頭戰略防禦的理念。同時,騰訊金融科技業務在今年一季度之後是單獨列項的,這就需要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要有一定的創新,此外,金融科技業務掌門人變了,在不同管理者領導之下,業務層面也會有所側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騰訊內部發文宣佈人事任命,林海峰晉升為公司副Quattroporte,全面負責騰訊金融科技業務(FiT線)的管理與發展。據了解,林海峰於2010年加入騰訊,在財務、戰略、投資、運營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騰訊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在當季收入達229億元,同比增長37%。未來,這一數字會變成多少,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