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社群團購很火,《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別隻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巨頭們掌握著海量資料、先進演算法,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有自媒體馬上湊熱點推出《駁人民日報社論:社群團購“無科技”和“不道德”論可以休矣》,當下,各方爭議挺大,觀點不一。
社群團購這個事,有社群生活就有了,並是極具社群性的話題,所以今天我也想插一腳。
當下,社群團購的操盤者是誰?
第一類是資本操盤,阿里、美團等等資本紛紛入局,當下被批評得最多的就是此類。
第二類是農戶(有能力的、有情懷的)推動
他們在農村種出東西,希望賣到城市社群去。
這些農戶中很多很有情懷,從二十多年前就堅持做有機,土壤養護,不用農藥,努力種出最好的農產品。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就有很多朋友(有一個是新加坡人)在上海郊區種菜。
這樣的堅持是有感染力的,有時不是一個農戶,很多抱團把產品集合起來,像“ * 媽部落”等等。有一批這樣的人發起推動這個事情,姑且稱之為農戶推動型。
第三類是專業人士。
他們是醫生、學者等專業人士,為什麼他們要做社群團購呢?基本上是被食品安全危機嚇死了,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學醫的覺得農藥汙染太厲害了,禍及子孫,所以要參與,吃到可以放心的菜。有一些是學農的,希望把理想農業模式影響更多的人。
臺灣主婦聯盟的創立者就是這樣的人,都是高素質的主婦,大學農業教授、醫生等。
第四類是社群商業。
這兩年社群有太多社群O2O創業者了,不是那些大平臺,他們做了很多小平臺來做這些事,因為覺得聯結社群消費者力量有錢賺,這麼了一個入口,就想做這個事。
第五類是居民(社群能人、達人,所謂的KOL)。
一些有能力的居民自己發動起來,建立居民群,去做惠及鄰里的事。
社群團購最重要的是誰在操盤,是為了掙錢,資本為王,還是為了吃菜,自己吃上放心的菜,初心不同,套路不同,從而背後的理念也不同,是資本思維還是治理邏輯,這裡面就完全不一了。
大資本挾它的流量、挾大資本、巨量補貼去做這個事,只不過是“共享單車”模式等等在社群的又一次攻城。巨量補貼,形成消費習慣,壟斷之後就提價,今天大家都會感受到,滴滴快車比出租車貴,而一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大家可以想一想。
在社群買菜這個領域,資本會起作用嗎?會不會出現“滴滴”一樣的後果?我認為社群業態真的特別複雜,因為,社群力量特別多元,社群業態有極強的在地性、強社交性,因此,服務不像打車出行那麼簡單,故簡單的團購模式遇到複雜的社群社群未必完全奏效,更不要說完全消滅。
資本操盤,它的模式是“挾使用者以壓價”。消費者都是一批怎麼便宜怎麼來,當然這個也無可厚非。消費者是大眾,賣的產品也是大眾的,從一堆的商品裡面選品,選的可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較優品,品質不錯,又便宜。
他們可以“挾使用者以壓價”,因為大平臺使用者多,流量大,賣什麼一賣會賣很多,而對於生產的農戶來講,沒有議價權,最終還是被資本綁架。
第二種模式,農戶操盤。最早就是特定文化的特定社群,自己種出來賣,事實上在“挾農戶以利群”,消費者是特定群體,食素的、喜歡有機生活方式、極簡主義者、動物保護主義者……不買賤的,也不只買貴的,而是隻買對的,只買自己認可的東西,並且這些東西的標準可能遠遠高於國家標準。
對於第三種專業人士操盤,他們的使用者比較大眾一點,他們大力做消費者倡導,推動形成健康的消費觀——若無必要、勿添實體,有蟲洞的青菜比光鮮的蔬菜更健康等等,希望更多人能夠消費到好的健康的產品,這是他們的情懷、理念和堅持,他們賣的東西是他們認為值得信任的農夫生產的,標準會超過國家標準,比如“臺灣主婦聯盟”就是這樣的。
對於社群商業出身做社群團購的,他們紮根社群,極其靈活,消費者固定都在社群周邊,賣的東西沒有什麼特點,也無太大的價格優勢。今後受到大資本影響最大的、衝擊最大的就是這樣的一批人。
社群團購從業者可以自問一下,我們到底是“挾資本以令農戶”,“挾資本以令消費者”,還是“挾消費者以令農戶”,還是“挾資料以令上游”?
無論如何,總給人一種“挾”的感覺,不是一個雙贏模式,在消費端和生產端很難產生平衡。
這些模式中,資本在不停退讓,大資本做補貼幹社群團購,這是一個模式;再稍微朝後退一步,後面也有資本,但前端做出來很社群,上海有一家機構叫“ * * 公社”,有贏利模式,他們把社群媽媽動員起來,成立公社委員會(是個議事會),把商品定價權交給他們,委員會阿姨經常組織產品考察活動,最終她們決定買不買。
這種模式把消費者動員起來和生產端農戶去談判,他們發揮居間作用,買的話就統一採購一批過來,買的東西肯定是放心的那個農戶的產品,買回來也便宜,算是共贏。背後,如果多個阿姨社群一起買,可以一起壓價,他們再購一批,一大批買,走大物流賣給其他商家還是有得賺,這是他們的商業模式。
無論是成媽部落,還是阿姨公社,背後還是有資本思維。如果資本再後撤一步,就變成“臺灣主婦聯盟”。
“臺灣主婦聯盟”構建了一個生產端——農戶生產的聯盟,他們生產的東西需要透過主婦聯盟標準,這些標準非常嚴格;以及消費端——主婦聯盟,這一邊有配送站,有站長,有一整套的消費端的組織體系。主婦們會在站上搞活動,蔬菜生產加工等一系列的參與式活動。
主婦聯盟追求的是事,是質,是吃菜,而不是賺錢,所以挺持久的,至今已經成立了近30年,因為它夠構建了一種平衡,一種彈性,這種彈性不是基於利益(資本),而是基於治理。
農夫今年生產的東西太多了,一下子賣不掉,主婦聯盟就會動員自己的消費者多買一點,或者一起加工成蔬菜半成品,鹹菜、乾菜什麼的。如果有的年份因為病蟲害等各方面原始欠收,便會對主婦們說明情況,提價銷售,以讓農夫活得下去,鼓勵繼續種植一流的農產品。
這更像一個理想意義上的社群團購模式,沒有任何“挾”的感覺。
社群團購這個事情,是要掙錢,還是為了吃菜,為了讓資本賺更多的錢;還是為了讓居民吃上更好的、更放心的、無農殘、無超標的放心蔬菜,這個思維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社群團購最終到底是資本思維還是治理邏輯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美團”等資本式的社群團購模式號稱有大平臺、大資料、物聯網,可以使社群生活更智慧化、更便利,可是,這種模式並不天然帶來信任,尤其是帶不來消費端和生產端之間平衡。
資本是貪婪的,最終買單的還是消費者,一時的舒服,換不來長久的舒服,以及可持續的平衡。
在社群團購領域達至真正的平衡要有治理邏輯,社群團購也是一個典型的社群治理專案,不僅牽動消費端的居民,也牽動生產端的農夫,還有社群、社群、社群達人等的參與,而這些力量如何實現更好的協作,僅僅靠錢來連線,最終損害的肯定是普通消費者的利益,因為,你買便宜了,總要有人買單,生產端便只有降低生產質量,高農藥、多化肥便皆有可能,而“易糞相食”也不是隻有“三鹿奶粉”,今天也不能完全說已經杜絕了。
像“ * *公社”能夠做到開放嗎?完全透明嗎?你是小透明還是大透明,“ * *公社”可以做到採楊梅這個水果對於這個“公社”是完全透明的,但是無法做到公社背後公司資本運作的透明;而臺灣主婦聯盟就做到了大的透明,整個機構怎麼賺,賺多少錢,賺了之後投入到什麼地方都是透明的,從嚴格意義上主婦聯盟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社會企業,甚至是一個公益組織。
社群團購和共享出行等資本能夠影響的模式有點不一樣,我認為資本不可能完全掌控,因為中間需要信任機制,這種信任技術無法達致,技術是冷冰冰的,無法讓大家對你完全的信任,你可能會說,物聯網,買的菜在哪、運到哪我都能看到啊,但買菜可以了,種菜呢?
大家還是相信土地的厚重以及背後的道德,以及有情懷的堅持,相信真正的有機蔬菜的價值,這是一個良心之事。
你很難透過資本構建起這樣的信任機制,沒有信任,基於信任的合作機制就形不成,在合作機制上的治理機制更加形不成!
社群團購要講治理邏輯,我們所尊崇的治理邏輯:
是平等的,沒有我“挾”你、你“挾”我,資本大,我聽你的。不是這樣,大家都是平等的。
是開放的,是開放協作系統,是消費端的合作社,是生產端的合作社。
還有就是要持久,合作是持久的,正如臺灣主婦聯盟,那些農戶一合作就是十年八年,這個農戶收成好壞都能帶來收益,並且還是比較穩定的收益,而不需要為了一時的賠錢而降低標準,去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藥,這種信賴關係是一種長期主義的事,而治理也是長期主義的事。
回觀社群團購,我的觀點是,商業資本的社群團購不可能滅掉這些情懷為本的消費者社群。當然,最終到底樣的社群團購模式更好,大家會有反思反省,人類就是這樣,小的時候想大,大了之後想安全、可靠、信賴,再大了之後就想“小而美”,“小而美”還想大,都有,可能這些會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