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針對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群團購,繼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又將賣菜作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風口的做法。《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出:網際網路巨頭應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別隻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拜。

筆者認為,《人民日報》的社評可謂一針見血,指出了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在發展方向上的偏差。掌握海量資料、先進技術和雄厚資本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不將資金投入到當前制約中國發展的諸多科技短板、關鍵技術屢被“卡脖子”,亟需突破的專案中去,而是去與民爭利,打起小商小販的主意,從老百姓身上“薅羊毛”。

網際網路巨頭們努力搶佔社群團購這一風口的做法,既不利國、更不利民,完全背離了科技公司的發展方向,枉掛了一個科技公司的頭銜,的確值得他們深刻反思一番了。

橫向比較以下美國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就會發現中美兩國網際網路巨頭在發展方向有著巨大差異。美國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如微軟,除了辦公軟體外,微軟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有許多成果,如雲技術、數字墨水、語音識別與合成、自動電影(網路多媒體組)、複合TCP(傳輸控制協議)、互動式計算機視覺、智慧縮圖等。

目前,微軟的電腦作業系統+辦公軟體+雲服務,全球都在使用,無人可以取代。谷歌的手機作業系統+搜尋引擎+人工智慧,也是不可撼動的世界第一,還有聞名世界的阿爾法狗機器人。而中國人最青睞的蘋果手機的製造商……蘋果公司除了在研發手機產品外,還在研發蘋果眼鏡、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相比之下,中國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不去集中精力搞研發創新,開發高科技產品,造福人類推動社會發展。而是將企業的發展方向放在國內與商販搶生意,賺取一些蠅頭小利的目標上。二者對比之下,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的追求和格局就顯得太狹小了,退一步說,要搶生意也不要在國內,有本事去全球市場,薅全世界的羊毛!

筆者認為,中美網際網路巨頭之所以會在企業發展方向上產生巨大差異,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一、與美國同行相比,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明顯缺乏創新基礎

我國赴美考察交流人員,在參觀矽谷和美國一些大學後,感受深刻。他們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裡,親眼看到了很多創新專案正在孕育,而包括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從哪些大學的實驗室裡得到了研究成果。這一大學實驗室與企業緊密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正是矽谷的成功模式。

目前我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在應用層面發展較快,但是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方面還顯得十分薄弱。例如人工智慧的演算法研究等。有些原始研究並不是短期就能夠從市場上獲取效益,可能投入多年都沒有利潤,因此這類基礎性研究工作網際網路企業很少會去做。

創新需要“產、學、研”各方面共同去推進,包括國家主管部門、企業、研究機構、高校,合作研究實踐,推動基礎研究,只有透過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更多的原始創新湧現出來。

另一方面,美國啟發、開放式的教育方式,不斷挖掘孩子的潛力,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以至於從小就逐步了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而美國的車庫文化對於創新更是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美國品牌榜單中就有20多個品牌來自於車庫,蘋果、亞馬遜、微軟、惠普、谷歌等都誕生於車庫。

許多創業者創業的目的,完全出自於對於科學發明的興趣,而並非是為了賺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不計報酬的投入,而正是這種對於科研近似於瘋狂的執著和熱愛,使得美國科研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美國正是有一大批這樣的創業者,才使得美國在科研創新領域始終處於引領全球的地位。

特斯拉CEO馬斯克回顧其艱辛創業,幾度哽咽。華爾街曾將特斯拉汽車列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業,從最開始業界對電動汽車的不看好甚至是百般阻撓,到特斯拉還清4億美元貸款加利息。從SpaceX的接連失敗,到SpaceX獵鷹火箭成功海上著陸。

馬斯克只說了一句:”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

而造成中國創新人才的缺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由於封閉、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散性思維。因此導致我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新型人才數量方面明顯缺乏,而缺乏更多創新,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無法走得更遠。

二、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從0到1的創新

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新,都有一個通病,也可以說是惰性。創業或者搞研發創新前,會先去國外看看有什麼先進模式,然後設法在國內生產一個本土化的產品,這種透過“拿來主義”在別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的再創新,也就是從1到100的創新,對於科學技術發展起不到引領和推動作用。

如果中國的科研發展如果一直採用這種方式,那麼我們的科技水平將會永遠落後於人,而且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只會是越來越大,不可能實現反超。

目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原始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事實上,支付寶手機支付抄襲的Paypal、百度抄襲Google、阿里巴巴抄襲亞馬遜、華為抄襲思科和高通。這些都導致了中國在科技領域對美國的依賴。

三、缺乏創新動力

我國網際網路企業國內競爭激烈,內耗嚴重,企業並不是將企業發展的重心放在研發創新上,各大巨頭除了透過併購擴大市場份額外,還在網購、外賣、共享單車、直到目前的社群團購賣菜等應用模式上展開競爭。這些應用在發展初期幾乎都是透過瘋狂燒錢的模式,企圖佔領新興市場,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內耗。

在競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已經無力再去做創新,只能跟在外國公司後面“炒冷飯”。在經歷了以上各種競爭之後,各家企業均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之中,網際網路公司無力在技術上創新,就只能將全部力量集中在一些並無實際用處的模式創新中。

雖然阿里的達摩院、阿里雲,百度的自動無人駕駛(最近很長時間沒有聽到百度無人駕駛的訊息了)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但與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們對科技的貢獻相比,還差得太遠。

在美國矽谷,出現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新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上,而在國內,則更多的是在商業模式的微創新上。比如國內比較紅火的打車軟體,滴滴和快的雖然在國內發展迅速,也都融到了巨資,但他們的產品創意還是複製了矽谷一家叫uber的公司。

從科技創新角度看,矽谷的創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而缺少了這種創新精神,矽谷就不稱之為矽谷,如果沒有對新技術堅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創新精神,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無論市值多高、體量多大,都缺乏根基,不可能走得太遠。

20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蘋果和特斯拉為什麼不怕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