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無往不利的網際網路巨頭最近有點水逆,三位主角來自不同行業,卻有一點相同,就是收到罰單之前,口碑已有崩壞的跡象。
所謂反壟斷,本質就是社會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再以頂層治理的方式宣洩出來,社死可以看做是危機的前兆,但真不是誰都害怕。
光看新聞,你會覺得,蘋果和特斯拉的結局,不是奶死,就是社死。
喬布斯時代的iPhone,一年小迭代,兩年大改款,每次釋出會,都是圈內盛事,現在的處境是友商強行碰瓷,媒體推波助瀾,看客瘋狂吐槽。
特斯拉一直過得很糾結,頭頂光環,囊中羞澀,月月虧損,年年破產,巴菲特老爺子偶爾還踩幾腳,但馬斯克熬過來了。
這類品牌(也包括戴森)天賦異稟,風評是兩個極端,有人覺得牛X,有人覺得是智商稅,公共語境永遠嚴重對立。
基本上,凡是自帶梗點又有溢價的品牌,都有社死的潛質。
社死並不需要重大危機,有逆反情緒就能催化。
蘋果新耳機Airpods max,賣的比別家手機還貴,《福布斯》說是“掠奪”消費者,供應商打圓場,“市場小眾,銷量不大”,言外之意,買不起的人別起哄。
耳機事件與之前的小米屌絲爭議都是情緒推動,本無貴賤之分,按正常邏輯,蘋果可以充耳不聞,雷軍似乎也不必緊張。
首先,黎萬強時代的米粉對屌絲這詞並不忌諱,甚至不以為忤、反以為榮;其次,現在小米關注利潤超過出貨量,屌絲憤然離去未必是壞事;甚至“因言獲罪”的王副校長也是背鍋俠,她只是不恰當的說出了真相。
當年小米與屌絲結盟,原因很簡單,公司沒有產業積累,雷軍也沒有跨圈帶貨能力,繫結屌絲情緒,就能用價效比收割反智商稅群體。
但品牌過度下沉未必符合小米的長遠利益。
2016年雷軍說過小米的模板是costco,後者貼著“平價”標籤,本質是靠會員忠誠度賺錢的,邏輯自恰的前提是Hold住美譽度和價值觀。
所以小米從“極致價效比”轉向“品質價效比”,也只能用價格剝離老粉,卻不敢貿然切斷與屌絲的精神聯絡,否則高不成、低不就,價值觀先崩潰了,就有社死的危險。
屌絲這個詞看似戲謔,其實疼痛指數很高,年輕人自嘲可以,用做群體指代,就有“辱屌”的傾向,反映必然強烈。
相比之下,高逼格品牌就沒有這層顧慮。
比如上了熱搜的北京米其林餐廳厲家菜,被一群大V打了差評,公眾以為翻車了,結果人家的迴應淡定而平靜:“他要覺得不值,我也沒辦法。”
說這是鴕鳥心態的人,傻得可愛。
因為越是高階服務,越是刻意營造公眾疏離感,表面路人緣不佳,其實用價格做了最好的審美隔離,這是最有效的反黑體質。
第一,網際網路不屌絲,但主宰網際網路的情緒很屌絲,大家喜歡網紅餐廳,而不是端架子的高逼格餐廳,後者只適合當凡爾賽文學的主角;
第二,大V有錢,粉絲未必有,與傳統的頂流消費沒有交集,厲家菜的客群顯然更相信米其林的眼力,而不是大V的吐槽;
吃瓜群眾的高潮,得不到真實使用者的補刀,毫無殺傷力。
果然,在剛剛釋出的最新北京米其林指南中,淹死在口水裡的厲家菜就順利復活了。
此前的辛巴直播賣燕窩,流量爆表,資料嚇人,但對燕窩的真正消費客群有多大影響力,明眼人都知道,走向社死一點都不奇怪。
科技圈的公共環境遠比餐飲食品嚴苛。
喬布斯時代,蘋果光芒耀眼,無人敢黑,大嘴如老羅也只噴喬納森·伊夫是“做完稿的”,明捧老蘋果、暗貶新蘋果,到守成之主庫克就沒這待遇了,iPhone一直是友商釋出會的背景板,碰瓷內涵,各種吊打,蘋果基本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特斯拉處境略好,因為“老一輩革命家”馬斯克還健在,脈脈上有人提問,馬雲和馬斯克誰厲害?立馬被罵的狗血噴頭,高贊回答:一個是商人,一個是偉人。
頂流品牌的好處是有自來水,缺點是有跟風黑。
每次風吹草動,就有企業高喊開除用iPhone的員工,有沒有開除特斯拉車主的不清楚,但龐大的產業鏈和使用者群體給了蘋果和特斯拉回旋空間,大佬們的格局和智慧也是滿級的,蘋果的雲上貴州,特斯拉的浦東臨港工廠就是證明。
蘋果和特斯拉不是沒槽點,iPhone12就有垃圾桶藍、綠屏、邊框硌手、訊號不佳等等,特斯拉外觀精裝修,內飾毛坯房都是老梗了。
自帶槽點還不損逼格,關鍵是品牌調性頂住了使用者忠誠度。
1986年《經濟學人》雜誌用麥當勞漢堡衡量各國貨幣的平價購買力,推出著名的“巨無霸指數”,後來有了咖啡指數、可樂指數,都是全球化的國民級消費品。
2016年野村證券和澳洲銀行推出“蘋果指數”就匪夷所思了,手機是剛需,iPhone真不是,但巴菲特後來入手蘋果股票就是看準了這個能力,他有句話經常被忽略,“蘋果總能使其產品不可或缺”。
蘋果把外界資訊對真實消費的影響壓縮到最小,控制了合理的信噪比,光看新聞,滿身槽點,再看銷量,還是真香。
特斯拉比蘋果還異類。
幾年前,馬斯克是偉人還是騙子尚有爭議,“花幾十萬買一堆5號電池”等黑稿一度很有市場,知乎上也有人追問,新能源車動輒起火,為什麼還要推廣?買特斯拉給人的感覺就是被收智商稅了,現在還有人說馬斯克是營銷大師。
技術黑對這類企業也有兩點不服氣。
第一,早期特斯拉和初代蘋果都不完美,技術和體驗有瑕疵,iPhone換卡用針扎,選鈴聲麻煩等等,特斯拉各種小毛病,外加嚴重的安全隱患,為什麼卻能發展起來;
第二,喬布斯和馬斯克都不是先行者,Symbian比IOS早生7年,通用研究新能源車時馬斯克還沒出生,但這些既有使用者又有出貨的大企業為什麼反而敗下陣來?
這觸及了創新的一個實質問題。
顛覆式創新總能打敗漸進式創新,因為顛覆是原罪也是護身符。
工業時代的產品邏輯是皮實耐用、穩定可靠,傳統車企上線一款新車,動輒百萬公里的路試,外加高原、高寒、高溫的三高測試,研發週期可想而知。
科技時代並沒有改變這個模式,諾基亞最愛玩高空摔手機,以手機當板磚為榮,後來的創新也就是換換彩殼,對於Symbian系統,他們希望自然成熟而不是催熟。
但科技網際網路是嚐鮮經濟學,只有超出預期並帶來驚喜的創新才有意義,後來者的機會就在於把傳統企業不敢產業化的技術迅速產品化。
而且這代年輕人對新產品的容忍度空前提高了,他們不怕產品有瑕疵,不怕技術不完善,不怕學習成本,甚至不怕被玩梗,覺得這就是技術進步的必要代價。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蘋果和特斯拉的使用者是“自我互動”的,不需要與外界交流,喜歡獨立自主的做出判斷。
蘋果和特斯拉要做的就是持續創新,這也讓別人玩出了兩個新梗,蘋果是創新不足,特斯拉是過度創新。
但蘋果有這個資本,IOS生態自成體系,固化了優質使用者,很多行業都唯蘋果馬首是瞻,如果沒有Face ID,刷臉支付很難普及,自研晶片剛有個訊息,高通股價就崩了。
類似屏下指紋等技術,國內手機廠商和供應鏈炒的很熱鬧,但大家都知道,技術成熟與否還看蘋果的態度。
有此實力,自然不用搭理外界的聒噪。
現在的特斯拉產品力正處於頂峰,但風格不是沒爭議。
馬斯克比當年的谷歌還激進,從火星探索到短內褲,高大上、接地氣的都不放過,特斯拉的龍舌蘭酒標價250美元,比53度的飛天茅臺還貴,雖然有限購、獨家、小批次、優質酒的標籤,仍然脫不了智商稅的嫌疑,也讓人懷疑馬斯克的宏大理想究竟藏著多少商業成分。
馬斯克的跨界擴張看起來就是贏家通吃的常規戲碼,與BAT、DMT撒錢社群團購沒什麼區別,當然在ROI上,馬斯克承擔了更大風險。
泛化創新邊界,外溢品牌力和產品力是馬斯克的主要策略。
這就難怪豐田章男把特斯拉說成是賣菜譜的,而不是開餐廳的,這話的潛臺詞有兩個:第一,特斯拉並不擅長大規模工業化,第二,特斯拉並不準備真正成為大眾化的品牌。
如果傳統企業的認知停留在這個水平,可能真把自己玩死了。
網際網路起主導作用的是飽厭心理,按照貝勃定律,越是能被感知到的差異,越能帶來充分的刺激,豐田、大眾越是生產皮實耐用的大陸貨,越是與特斯拉的使用者預期毫無交集。從這個意義上說,拿出新菜譜不是特斯拉的原罪,不能持續拿出新菜譜才是。
在這個維度上競爭,馬斯克的屢敗屢戰就成了賣點,不管space x火箭爆炸多少次,在最後的成功面前,都是過眼雲煙而已。
所以蘋果退回漸進式創新,特斯拉變為激進式創新,都是鞏固自身壁壘的一種手段,你要拿來當黑點,人家的耐受力反而是最強的。
對於這類品牌,友商碰瓷,吊打、內涵、造梗、編段子都沒用,最好的辦法是等到對方的創新力衰退,使用者身份產生自我懷疑。
以前的辦法都是反打使用者心智,比如老闆吃粗糧,屌絲買腎機;富人買某司登,窮人穿大鵝等等,頂多只能噁心一下對方。
表面上,社會性死亡拼的是群體話語權的公共影響力,因為花錢的都想證明自己沒交智商稅,特別是使用者粉絲化,共情成了重要的精神紐帶。
其實深層次還是在拼自我認同,孔夫子說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你買蘋果還是小米,買特斯拉還是蔚來,並不值得吵架,但你換個角度,誰是上智?誰是下愚?這事就真值得鬥嘴了。
網際網路把個人情緒群體化,讓參與者都高估了自己的破圈影響力,連捅簍子的瑞幸都活蹦亂跳呢,人造大型社死現場談何容易。
退一萬步,你不講嘴德就能打倒的品牌,或許早就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