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大資料一定不陌生:大資料“殺熟”、大資料徵信、大資料追兇,還有今年很火的大資料行程查詢——“言必稱大資料”的背後,是資訊化發展新階段裡,大資料思維及技術在各行各業日益“站穩腳跟”。電力行業也不例外。12月9日舉辦的2020電力大資料協同創新高峰論壇不僅展示了多個電力大資料應用優秀案例,還發布了四款電力大資料新產品。這或可視為電力大資料迅猛發展的一個註腳。今年,隨著電力大資料技術在不少細分領域試水落地,人們對電力大資料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知。抗疫復工、汙染防治、人口普查……日趨多元的應用場景和產品,激勵這片藍海里的從業者加速思考:下一步,應該怎樣做?頻頻“破圈”,電力大資料潛力露出“冰山一角”2020年,電力大資料有不少高光時刻。2月份,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推出“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利用電力大資料建立演算法,動態監測、直觀反映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為政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組織有序復工復產等工作提供了決策支援。零接觸、低成本、高效率,企業復工電力指數迅速火了。國家電網公司在經營區推廣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各地供電公司因地制宜,相繼推出類似的資料產品,在本地化的同時舉一反三,持續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範圍,譬如對區域內人員流動情況進行監測分析、鎖定並助力疏通產業鏈復工復產“堵點”、排查酒店的中央空調等裝置使用情況從而消除病毒傳播隱患……“疫情對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速了數字經濟的成長。”國家資訊中心首席資訊師張新紅說。他強調,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為電力大資料發揮更大價值帶來了多方面機遇,不只各行業、各領域對電力大資料的需求會大大增加,電力大資料與各領域大資料融合創新的機會也將增加,這可以創造出新的市場空間;資料探勘、資料分析等技術的進步也為電力大資料深化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撐,可以助力開發出更多產品和服務;以資料為基礎的產品和服務創新還會不斷拓展電力行業的業務邊界。
事實的確如此。2020電力大資料協同創新高峰論壇上展示的案例涉及諸多領域,人們可以從中一窺電力大資料的“破圈”史——新能源發電、普惠金融、房地產開發、智慧城市建設等,很多次的跨界都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沒錯,電力大資料真的“能”。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35.8萬億元,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達36.2%,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資料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其中。“電力大資料具有覆蓋範圍廣、價值密度高、實時準確性強三個鮮明特點,這決定了其具有多重價值。”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資料中心主任王繼業在6月份舉行的第四屆電力大資料高峰論壇上談到。11月11日,生態環境部與國家電網公司在京簽署《電力大資料助力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戰略合作協議》,開啟“生態環境+電力大資料”汙染防治新模式;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公司推出“e普查”應用,精準識別空置戶,助力普查效率提升;已在國家電網全網上線的“轉供電費碼”,助力電費減免政策紅利及時、足額傳導到每一個電力客戶……來源於社會生產生活又“反哺”社會,電力大資料積極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地方高質量發展,服務居民日常生活,潛力不斷釋放,綜合效益逐步顯現。質效並重,什麼樣的資料產品更受歡迎?“這項應用重點關注太陽輻射,而這方面的資料是光伏電站選址的重要參照,和我們已開展的研究能互相印證。”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員工徐森在論壇的“基於氣象衛星與新能源發電大資料融合的空地協同氣象虛擬採集技術”展板前告訴記者。“做電力大資料開發,不僅需要具備資料探勘的技術,還要將分析結果結合行業專業知識進行延伸,這才是有價值的。”來自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網際網路部的陳行濱更關注研發團隊對資料潛在有用資訊的深度闡釋。以資料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發展新引擎。2015年釋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就已提出,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推進資料資源開放共享。《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求加快數字化發展,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除了選址開發,高精度的太陽輻射資料也是光伏電站運維的基礎氣象資料。”旻投上海資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博說。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產業快速發展,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規模化發展階段,如何提升發電效率、最佳化成本控制成為運營者關注的焦點,也是他們團隊的發力點。論壇上展示的“基於電力大資料的樓宇空置率產品整合服務”案例則針對地產行業在新拓樓盤選址、樓盤活躍度分析、樓宇周圍的商業開發投資等方面的資料需求進行研發。基於用電量、臺區地理資訊等電力資料,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融合地價、房價、公共設施配置等外部資料開展資料融合分析,繪製出了覆蓋重慶主城區42個板塊17個商圈2050個小區的資料服務地圖,截至目前已為13家房產企業提供資料增值服務。
重慶銅梁供電公司員工在銅梁區能源資料中心透過電力大資料預測使用者居家時間,為普查人員提供建議普查時段。
在由大資料引發的資訊化建設熱潮裡,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將大資料用起來、解決發展“痛點”,才能真正發揮大資料的生產力。電力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電力資料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在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論壇上,國網大資料中心與國網英大集團合作研發的“數融e”系列能源數字金融產品釋出。該系列包括27款子產品及服務,由英大集團網際網路部組織該集團各金融單位分析形成資金融通、保險理財等金融業務需求,並聯合國網大資料中心共同研究構建能源金融大資料新業務、新業態和新模式,助力包括產業鏈上下游的眾多企業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一切研究都是圍繞解決實際需求進行的。”國網大資料中心資料分析中心新業務處專責李君婷說,“這是效率的保證,也是產品效益的保證。”內外兼顧,領頭羊需要怎樣的自我修養?今年9月,國資委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通知》,提出運用5G、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探索構建適應企業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資料中臺”“業務中臺”等新型IT架構模式,建設敏捷高效可複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在能源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順應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融合並進的必然選擇。數字化轉型要求企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自我改造重塑。產品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企業強。對於電網企業來說,推進數字化轉型、研發應用電力大資料產品不僅有助於提升傳統電網的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和客戶服務水平,還意味著新增長點的萌發、新發展空間的拓展、企業整體發展質量的提升。立足能源根本、數字稟賦和資源稟賦,國家電網公司制訂實施12項專項行動計劃、200餘項重點任務,明確了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初步形成了從軟體到硬體、從支撐到賦能、從平臺到生態的較為健全的產業佈局。1~9月,國家電網公司新興產業實現逆勢增長;截至10月底,公司已完成115項資料產品研發,95項資料產品已簽訂合同。與此同時,自內而外,大資料客觀上具備的海量、開放、連線屬性還要求企業加強開放,使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到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建設中來,共享發展成果。
國網福建電力員工利用大資料分析企業用電情況,並上門走訪企業客戶。陳娜麗 攝
6月中旬,公司面向社會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與41家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可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我們很希望國家電網能夠發揮平臺優勢,現在科技發展很快,市場越來越細分,很難有一家企業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大家術業有專攻,需要加強合作。”人工智慧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第四正規化創始人戴文淵說,“合作就需要信任,大公司給人的信任感更強。”肖博非常認同這一觀點,他認為抱團才有合力,很多時候,國家電網公司在合作中都發揮著“領頭羊”的作用。譬如在新能源雲平臺的建設上,國家電網公司對整體研發框架、關鍵的技術要點都把控得非常好。他的團隊很多研發都是因為融入了這個框架、在某個具體領域鑽深鑽透,做出了成果。“數字經濟發展勢不可擋,但不是短期內就能完成的。推進‘新基建’更需要舉全國之力,需要大企業帶頭。”北京郵電大學電子資訊工程系主任孫松林說,“電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是國家戰略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大資料要深度發展,還需進行思維上的轉變,面對技術上的挑戰,處理好應用和場景之間的關係,持續不斷地探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