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本一名內閣官員表示:
日本政府將投資20億,引進AI(人工智慧)婚配系統,讓年輕人在相親時能夠碰到更合心意的靈魂伴侶!
目前,全日本有一半以上的縣政府,都開始為民眾提供相親服務。
不過,現有的相親,都是非常傳統的按照門當戶對來配對,僅以年齡和收入作為配對考量。
而這次引入AI系統,就希望匹配出更“合適”的情侶。
就像是個人衛生、家務分配、興趣愛好之類的……相親的時候並不會當做條件,但在真正相處的時候,卻會極大影響到兩人的觀感。
比如——
“如果突然得到10萬元,你準備用來做什麼?”
“你希望夫妻兩人在婚後都繼續工作嗎?”
“在平時休假的時候,更喜歡出去玩,還是待在家裡?”
這次,日本政府計劃投入的這筆資金,就是為了用AI,更多地匹配出愛好相同、價值觀相近的男女。
資料顯示,在考慮過這些問題後進行匹配的相親者,配對成功率提高了10%~20%,也更有命中註定的靈魂伴侶感。
以更科學的方式,讓年輕人邂逅愛情?
有人說,這樣的系統自動匹配,簡直就像是小說裡的情節……之前有一本漫畫《戀愛禁止的世界》,漫畫劇情照入現實!
不過,對於日本政府來說,這已經幾乎是在所有辦法都嘗試之後,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靠不靠譜都要試試!
物件政府包分配,求求你們,趕緊戀愛結婚生子吧!拯救一下,日本岌岌可危的生育率……
日本總和生育率持續多年低靡,甚至日益嚴重,已經幾乎到了可以稱之為“國難”的地步。
自從9月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一再重申要解決日本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因為再不解決,日本可能就真的要崩了。
簡單點理解,總和生育率就是一個女性一輩子生幾個孩子。
一般來說,家庭父母是倆人,所以要平均每個家庭都有兩個孩子,才能和上一輩的人數保持一致。
再加上孩子有夭折的可能性,所以一個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要到2.1左右,才能保持人口不增不減。
但日本的生育率,常年徘徊在1.4左右。
2019年,日本新出生人口僅僅只有86.5萬,生育率僅有1.36,再創新低。
低生育率導致人口結構出現問題,日本社會面臨嚴重老齡化,勞動力嚴重短缺,養老金體系首當其衝。
為此,日本的退休年齡一再延長,明年4月實施的新法律甚至規定,企業員工法定退休年齡將延長至70歲。
但延長養老金,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
所以,日本政府開始推出各個政策,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比如這次的AI相親。
但日本社會文化學家堀口幸子並不看好AI相親——
“如果年輕人對相親沒有興趣的話,那麼AI相親也不會有效。如果我們要依靠技術的話,讓AI機器人來接管家務或撫養孩子可能會更有效。”
年輕人並不只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伴侶”才不結婚生子,更因為,這一代人從根本上,就已經對高昂的育兒成本,望而卻步。
為此,日本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有一些是針對直接生育費用的,比如大幅度降低分娩、孕檢等直接生育費用。
2022年,他們還計劃將不孕不育的治療納入醫保。
還有一些,是針對結婚、育兒金錢的。
日本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結婚新生活支援專案”,符合條件的新婚夫婦可以申請60萬元(約4萬元)的新婚生活補助。
另外,他們還曾經提出透過“增加消費稅”,來增加嬰幼兒教育設施數量,幼托費用也全免。
讓全社會所有人,一起為育兒成本買單……
以及推行育兒假,讓新生父母都有時間精力,處理新生命帶來的種種變化。
尤其是男性。
菅義偉上臺後還呼籲,強制男性國家公務員休一個月以上的育兒假,把這作為人事考核標準,推動男性育兒。
但一道道政策下來,生育率卻並沒有像日本喊出的口號一樣,迴歸到1.8。而是每年,都維持著一個不上不下的尷尬生育率……
也或許是因為,拯救生育率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困難了。
在今年疫情隔離期間,很多歐美國家政府都對一件事情滿懷憧憬:
雖然疫情導致經濟停擺,但廣泛長期地在家隔離,一定會帶來一波嬰兒潮吧!一定會吧!
然而,現在10個月過去了,事實證明:真正帶來嬰兒潮的,是本就不缺生育率的地方。
根據2017年的統計,生育率高的國家,基本都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位於非洲,或者南亞。
在1950年之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生育率低於2.1。
但現在,世界上一半的國家都已經低於了這個更替水平,發達國家幾乎全線面臨著生育率問題,但歐美國家很多都用移民,來解決人口問題。
但東南亞……也就是中日韓三國,並不一樣,中日韓三國幾乎不可能用引進移民來解決問題,也就導致生育率問題格外突出。
和日本相比,韓國的總和生育率更加嚴峻,2019年同樣再創新低,生育率僅僅只有0.92,新生兒數量僅有30.31萬人。
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看起來比日本稍微好一點。
2017年-2019年,中國的生育率分別是1.58、1.495和1.47。
但問題是……其中,0.3-0.4的生育率可歸因於二孩堆積效應,也是之前那麼多年想要二胎的家庭加起來,才補上了這個空,不具備可複製性。
而且,全國生育率最高的省份,是相對貧困的地區。
京津滬三大直轄市,生育率全國墊底,只有青海廣西的一半左右。
而且,中國的生育意願,甚至更低。
根據調查,日本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41-2.6個(2012年日本綜合社會調查資料),韓國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45~2.55個(2014年韓國綜合社會調查資料)。
而中國育齡婦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數僅為1.96個,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75個。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首次降到了1500萬以下,是三年困難時期之後的第一次。
這樣的低生育率,就算開放三胎,也很難扭轉趨勢。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中日韓政府一直都在考慮,卻都沒有做出有效的鼓勵生育措施……
和歷史上生個孩子就是多雙筷子的理念不一樣,現代育兒是一個極其需要時間和金錢的事情。
養孩子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在早就已經面臨生育率問題的日韓,社會上已經基本達成了一個共識:婚育率和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是相關的。
從時間方面上來講,現在城市中的年輕人996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
下班後的休閒時間被壓縮,相對應的,拿出來社交、約會的時間也就降低了。
在工作中精力就已經嚴重不足,下班之後就累成一灘爛泥的年輕人,自然不願意再多一個孩子,壓榨自己的精力時間。
而另一方面,現在女性也普遍都擁有自己的工作事業。
考慮到職場晉升和自我發展,一旦女性選擇了生育,幾乎就“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有一個名詞叫做母職懲罰——女性因為母親角色而遭受的在求職、工作評價、薪資、晉升機會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不是說沒有女性可以做到一邊帶嬰幼兒,一邊完美完成工作,但這無疑有更大的挑戰。
而且,中國的幼托基礎設施,還面臨很大的缺口。
在國家衛計委2015年的調查顯示,0-3歲的嬰幼兒,在幼托機構的入托率僅僅只有4%。
與發達國家動輒50%的入托率相比,在中國帶一個新生兒需要的成本,就更高。
如果父母不能夠提供幫助,那麼雙職工夫妻勢必會面對“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的問題。
對於社會來講,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但對於年輕的雙職工夫妻來講,一個孩子,會讓本來就不寬裕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目前的年輕人面臨著巨大的購房壓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要幾十年才能還完的房貸,自然壓抑了生育意願。
如果房貸之上,再加上育兒成本,就更困難了。
根據上海社科院調查,在上海,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初中,大約需要付出80萬元,與發達國家相同。
然而,上海的平均工資,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下,擁有生育意願、願意生育的人,自然要大大降低。
世界上,成功逆轉出生率的例子並不多見,其中大部分,都是透過引進移民,來解決生育率問題。
但對於中國來說……
因為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透過引進移民來解決問題,顯然行不通。
解決母職懲罰,降低育兒成本……
或許,這正是這一代人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