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新興職業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
例如,電子競技運營師、無人機駕駛員、物聯網安裝除錯員等。此外,還有一個新的工種應運而生:小程式開發者。
在他們之中,有些人沒有高學歷,也並非計算機專業,甚至相當一部分人來自工廠流水線或建築工地。那麼這些人怎麼就突然變成了聽起來門檻很高的程式設計師了呢?
小程式開發者溫雪貴,今年23歲,中專學歷。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溫雪貴看起來像個標準的IT男,不過三年前他還是一個工廠流水線工人。
長時間重複的機械勞動讓溫雪貴感到厭倦,他想重新選擇一種生活,溫雪貴辭去工作,自修了一年計算機課程,找了一份新工作。如今,他已經是廣州屯大軟體公司的一名正式員工,寫字樓,電腦,萬元月薪。
戚穎聰是溫雪貴的同事,戚穎聰今年23歲,18歲中專畢業後就出來找工作,學歷低是擺在他面前最現實的問題。
面對眾多公司的拒絕,在遭遇了無數次碰壁後,戚穎聰無奈只得去工地討生活。“搬磚,板鋼筋,晚上的話,凌晨1點要起床,那時候這種工作是比較辛苦的。”
兩年前他經人介紹來到了這家公司,開始學習小程式開發。戚穎聰說:“剛開始的時候是非常難的,因為沒有接觸過程式設計的東西,都是一邊看文件,然後在線上購買一些教學的影片。”
透過個人努力,如今的他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帶領團隊開發專案,每個月的薪水都在1萬元以上。
廣州屯大軟體公司總經理蔡宗林,技術出身的他三年前成立了這家小程式開發公司。公司裡有30%的員工之前從未接觸過程式設計,他們大多是大專中專學歷之前並不被人看好。
但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透過不斷努力學習,他們都成功轉型,有的甚至自己創業成了公司老闆。
蔡宗林表示,一些創業者他有好的idea,需要開發一些系統,這個時候小程式是最快的,而且成本最低也最便捷。 還有,對於傳統企業來說,要跟網際網路結合的話,最快的方式也是透過小程式。
從一開始的單打獨鬥到現在,蔡宗林的公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擁有30多名員工的企業,今年的營業額即將突破千萬。
2017年的小程式興起,讓千千萬萬個像戚穎聰和溫雪貴這樣的打工者告別了之前的體力勞動,成了小程式開發者。
由於技術難度大大降低,小程式開發者只需要編寫簡單的程式碼即可完成工作,一定程度上這就像是網際網路中的代工環節。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共有超過6500家小程式外包開發相關企業,其中廣東省的小程式外包開發相關企業數量最多有超過1400家,約佔全國相關企業總數的22%。
隨著小程式的快速發展,這些企業也獲得了高速發展,進而帶動了就業。2019年微信聯合中國信通院釋出資料顯示,小程式帶動就業人數536萬人,同比增長195%。
流水線“廠哥”華麗轉身,邁入了“碼農”職業生涯,新就業,你準備好了嗎?
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