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以前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是“高科技”的代名詞,現在的網際網路大廠是“有錢”的代名詞。

不知道是我長大了,還是網際網路大廠節操掉了……

不知何時起,網際網路大廠投資專案開始追風口,套路都出奇的一致:先砸錢低價搶佔市場,靠補貼留住使用者,然後用投資人的錢把其它中小競爭對手活活熬死,形成一家或幾家獨大的局面,最後割使用者韭菜,漲價!

細數一下這些年的風口:

自媒體、大資料、網際網路金融、O2O、共享經濟、知識付費、短影片、區塊鏈、人工智慧、社群團購、電商直播……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是風過去了,摔死的還是豬,豬掉下來還會砸死無辜的花花草草~

可怕的是燒的投資人和使用者的錢,一旦資金鍊或者專案本身出任何問題,其嚴重程度不言而喻。比如共享單車,多少人的押金無法退回;又比如蛋殼公寓,平臺一次性收取住戶的租金,分期付費給房東,破產跑路後坑了幾十萬人,碾碎了多少人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夢想!

我不止關心你飛得夠不夠高

還關心你啥時候摔下來

不知道你買到了一分錢的雞蛋沒?最近的幾家大廠的社群團購大戰正打的火熱,網民開始吐槽網際網路大廠壓榨供貨商,搶菜販子生路的時候,我以為我會堅持不買社群團購的產品。

最終還是向資本妥協了……薅了一把新使用者羊毛,從土豆蔬菜到盆栽,確實是超級便宜,這時候只能說“真香”。

看吧,這就是消費者心理,總歸還是哪裡有實惠就去哪裡。

這背後的隱患確實值得警惕,不說網際網路大廠搶了菜販子生意,壓榨了農民伯伯們,但民以食為天,國民糧食蔬菜如果受到網際網路大廠的操控,這的確是件可怕的事。

所謂大廠,大不過國家調控政策,大不過民生,更不大不過法律。

網際網路大廠追“資本風口”沒問題

可別觸犯法律底線!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4日公佈了對阿里巴巴、騰訊、豐巢三家公司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家分別被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

雖然50萬元的罰款,對於這幾家公司來講只是毛毛雨,但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的態度很明顯了,處以50萬元的罰款,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依法依規作出的最高罰款。

《反壟斷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動了老百姓的菜籃子

遲早要付出代價

社群團購,你做不起來,那就是持續燒投資人的錢,並且會背上搶窮人飯碗的罵名;你做大做強了,就涉嫌壟斷市場了!國家自然會出手。言盡於此,懂得都懂!

切記:菜籃子,絕對不只是純市場行為,它關乎老百姓的生計!

在存量市場廝殺

不如去爭增量市場

老百姓吃穿用度,需求基本穩定,這已是存量市場。堂堂網際網路大廠只會拿投資人的錢來存量市場廝殺,實在有失風度。

在這裡,還是想奉勸各位網際網路大廠,不如拿出實力鑽研高科技產品,提升國家的科技實力,讓我們不再懼怕某西方國家的制裁。

願2021年,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而不是搶菜籃子。

9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21年將是反壟斷元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