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網傳小米比亞迪聯手打造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的訊息是謠言,不管是真是假,我們都選擇相信官方的闢謠。所以這個訊息我們就當做是一個笑話,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有些謠言,確實遙遙領先的語言,所以我們還是希望立貼為證,如果小米造車了。是不是可以給我們這些曾經相信他闢謠的人,每人獎勵一臺小米汽車,來彌補一下,我們對他們信任的裂痕。

造謠的意義

既然是造謠,我們既要分析一下。這個謠言是對小米有益,還是對比亞迪有益。或者是對競品企業有利,確實暫時不好判斷。只能交給時間去判斷,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就是。是誰這樣有心的,做成這樣的效果圖和起的名字,然後釋出說是小米和比亞迪聯合造車。我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從這個圖片效果來看,還是P圖不錯的選手。這是走歪了路,如果好好利用,定能堪當大任。

造車真香嗎

其實不管是新能源企業,還是最近關於華為和小米造車的訊息。都讓我們從其中的訊息中,秀出來一絲造車真香的味道。確實相對於傳統汽車企業,造車確實不僅可以帶動地方經濟,還可以帶動一方的就業,因為汽車是一個全產業鏈的業務。基本上可以說,一個車企,如果成功運營的話,可以帶動周邊近10萬人的就業。我覺得這就是無論是地方企業,還是有資本的企業,都對汽車躍躍欲試的重要原因。

看起來很美

我作為曾經汽車從業者,剛開始入門的時候,在車間實習。每天上下班,看著生產線上一起揮汗如雨的兄弟們,紛紛下班坐上廠車。等廠車發動後,看著一長串的班車,駛離廠區。那種氣勢和感覺,覺得自己也要開一個這樣的廠子,這人氣爆棚。

經過這麼多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的觀點很幼稚。一來自己成家立業之後,發現現有的工資收入,只能維持生活,房子可以貸款,但是你要一直能工作30年。對於車間工人來說,人到中年的各種問題和工資待遇的收入,讓他們很難安心做下去。加上汽車市場整體行業已經不是最輝煌的時候,所以工資待遇更是隻能祈禱按時發放,不要指望按年漲薪。加上年輕人的加入,讓很多汽車企業的生產線老員工,被逐漸取代或者最佳化。

另外就是,一旦涉及到人員眾多的行業,涉及到的各種安全、保障、健康、風險等等,都是被數倍放大的,對於一般小老闆是無力承擔的。只有大型企業,還有一定的承載風險能力。

所以綜合看來,我覺得汽車行業只是看著很美,真的進去之後,就發現沒有想的那麼美。無論是研發設計投入、營銷運營成本、還是製造維護成本等等。都是一驚人的數字,就像某東劉老闆說的那樣,每天一睜開眼睛,那都是過億的開銷。汽車製造業就是這樣,無論是動能還是人工成本,每天一開工,那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寫在最後:

我覺得這些困難,相信很多企業比我們知道的更多,但是他們還是覺得自己可以,毅然的選擇了汽車製造行業,就像力帆、眾泰等等這些企業,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對於網際網路企業要造車,我的建議,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1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小米雙十二再創佳績,銷售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