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Linux已經成為時尚,需求有多大,動力就多大。
我們選擇Linux系統,要明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系統啟動過程,需要重點理解:核心的引導,執行 init,系統初始化,建立終端 ,使用者登入系統。
本文,簡單介紹一些常識性內容,比較膚淺,高手可以略過。
針對不同版本的CentOS程式, 配置檔案是不同的。特別提醒大家,相關的內容,不同版本的CENTOS程式,有提醒說明喲!
核心的引導!
這個有點像Windows的使用,開啟電源,BIOS開機自檢!
檢查所有硬體,設定啟動盤!
一般情況下,我們正常應用,是硬碟啟動!
然後是作業系統接管硬體,讀入 /boot 目錄下的核心檔案。
這個與windowS的使用相似。
執行 init。
init 程序是系統程序的起點,讀取配置檔案 /etc/inittab。
在這裡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守護程序"!
簡單的說,就是有些程式需要開機時候,就要啟動。
利用init程序,去執行這些開機啟動的程式。
特別提醒,不同的場合決定了,需要啟動不同的程式,例如作伺服器就需要啟動Apache。
根據不同的場合,分配開機啟動程式,被叫做"執行級別"。
下面給出不同執行級別的說明,僅供參考。
執行級別0:關機!系統停機狀態。
執行級別1:單使用者模式,root許可權,用於系統維護,禁止遠端登陸。
執行級別2:無網路支援,多使用者狀態(沒有NFS)。
執行級別3:有網路支援,完全的多使用者狀態(有NFS),登陸後進入控制檯命令列模式,最常用!
執行級別4:未使用,保留。
執行級別5:有網路支援,有X-Window支援的多使用者模式
執行級別6:重啟。
大家根據需求,有針對性的瞭解,在切換過程中體會效果。
系統初始化!
利用bash shell的指令碼rc.sysinit,完成系統初始化的工作。
在init的配置檔案中是這樣表述的,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
用於完成系統初始化的工作!
重點提示:這是所有執行級別都要執行的重要指令碼。
內容包括:啟用交換分割槽,檢查磁碟,載入硬體模組等需要優先執行任務。
使用者可以在“system services”中,自行設定執行中的守護程序。
建立終端。執行rc完畢後,返回init。定義6個終端(tty1,tty2,tty3,tty4,tty5,tty6),利用mingetty程式開啟終端、設定模式。
階段使用者登入系統。
在這裡我們可以選擇三種使用者登入方式,命令列登入,ssh登入,圖形介面登入。建議大家選擇文字方式登入。
預設登入的視窗是tty1,我們可以選擇ctrl +alt+f1-f6,切換tty1,tty2,tty3,tty4,tty5,tty6。
如果,我們想返回圖形化介面,可以按住ctrl +alt+F7。
在切換的過程中,希望大家,測試。
在使用過程中,不建議關機!
因為,伺服器一般情況下無需關機。
當需要關機的時候,一定要關注正確的關機流程!
sync>shutdown>reboot>halt
我們現在解讀一下!
sync命令是把記憶體中的資料寫入磁碟!
shutdown是關閉計算機(有各種引數,希望大家自己去找資料吧,這裡就不做介紹了。)
reboot就是重新啟動!
halt是關閉系統。
重點提示,大家一定要清楚一個問題,玩Linux不同於玩Windows!很多習慣要改,入鄉隨俗吧。
特別提示,Linux一般用於伺服器,關機不正確,會傷害伺服器的!
相關內容
- linux是否比Windows系統更適合用作各大學計算機系統?
- windows作業系統是由訊息驅動的,那linux呢,是由什麼驅動的,求高人解答,簡要將下原理,謝謝?
- 虛擬機器裝Linux我還能理解,裝Windows有什麼用?
- Windows辨別檔案為什麼一定要副檔名?感覺Linux上要求就沒有這麼高?
- 為什麼windows系統有重新整理操作,而Linux卻不需要?
- 從技術角度出發看,Linux有沒有可能作為PC遊戲平臺並超越Windows?
- windows上的許可權管理機制是什麼?
- 學習python,公司裡用Linux多,還是windows多?
- 伺服器安裝Linux系統是不是不需要陣列卡驅動,安裝Windows系統就需要?
- 哪些細微之處可以讓你感受到Windows和Linux的巨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