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前言

服務註冊發現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Dubbo 早期開源時預設的註冊中心 ZooKeeper 最早進入人們的視線,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將註冊中心和 ZooKeeper 劃上了等號,可能 ZooKeeper 的設計者都沒有想到這款產品對微服務領域造成了如此深厚的影響,直到 Spring Cloud 開始流行,其自帶的 Eureka 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註冊中心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再到後來,熱衷於開源的阿里把目光也聚焦在了註冊中心這個領域, Nacos 橫空出世。

Kirito 在做註冊中心選型時的思考:曾經我沒得選,現在我只想選擇一個好的註冊中心,它最好是開源的,這樣開放透明,有自我的掌控力。不僅要開源,它還要有活躍的社群,以確保特性演進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出現問題也能即使修復,功能還要很強大。除了滿足註冊服務、推送服務外,還要有完善的微服務體系中所需的功能。最重要的,它還要穩定,最好有大廠的實際使用場景背書,證明這是一個經得起實戰考驗的產品。當然,雲原生特性,安全特性也是很重要的······

似乎 Kirito 對註冊中心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但這些五花八門的註冊中心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總是免不了一番比較。正如上面所言,功能特性、成熟度、可用性、使用者體驗度、雲原生特性、安全都是可以拿出來做比較的話題。今天這篇文章重點介紹的是 Nacos 在可用性上的體現,希望藉助於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 Nacos 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高可用介紹

當我們在聊高可用時,我們在聊什麼?

系統可用性達到 99.99%在分散式系統中,部分節點宕機,依舊不影響系統整體執行服務端叢集化部署多個節點

這些都可以認為是高可用,而我今天介紹的 Nacos 高可用,則是 Nacos 為了提升系統穩定性而採取的一系列手段。Nacos 的高可用不僅僅存在於服務端,同時也存在於客戶端,以及一些與可用性相關的功能特性中,這些點組裝起來,共同構成了 Nacos 的高可用。

客戶端重試

先統一一下語義,在微服務架構中一般會有三個角色:Consumer、Provider 和 Registry,在今天註冊中心的主題中,Registry 是 nacos-server,而 Consumer 和 Provider 都是 nacos-client。

在生產環境,我們往往需要搭建 Nacos 叢集,在 Dubbo 也需要顯式地配置上叢集地址:

<dubbo:registry protocol="nacos" address="192.168.0.1:8848,192.168.0.2:8848,192.168.0.3:8848"/>

當其中一臺機器宕機時,為了不影響整體執行,客戶端會存在重試機制。

邏輯非常簡單,拿到地址列表,在請求成功之前逐個嘗試,直到成功為止。

該可用性保證存在於 nacos-client 端。

一致性協議 distro

首先給各位讀者打個強心劑,不用看到”一致性協議“這幾個字就被勸退,本節不會探討一致性協議的實現過程,而是重點介紹其與高可用相關的特性。有的文章介紹 Nacos 的一致性模型是 AP + CP,這麼說很容易讓人誤解,其實 Nacos 並不是支援兩種一致性模型,也並不是支援兩種模型的切換,介紹一致性模型之前,需要先了解到 Nacos 中的兩個概念:臨時服務和持久化服務。

臨時服務(Ephemeral):臨時服務健康檢查失敗後會從列表中刪除,常用於服務註冊發現場景。持久化服務(Persistent):持久化服務健康檢查失敗後會被標記成不健康,常用於 DNS 場景。

臨時服務使用的是 Nacos 為服務註冊發現場景定製化的私有協議 distro,其一致性模型是 AP;而持久化服務使用的是 raft 協議,其一致性模型是 CP。所以以後不要再說 Nacos 是 AP + CP 了,更建議加上服務節點狀態或者使用場景的約束。

distro 協議與高可用有什麼關係呢?上一節我們提到 nacos-server 節點宕機後,客戶端會重試,但少了一個前提,即 nacos-server 少了一個節點後依舊可以正常工作。Nacos 這種有狀態的應用和一般無狀態的 Web 應用不同,並不是說只要存活一個節點就可以對外提供服務的,需要分 case 討論,這與其一致性協議的設計有關。distro 協議的工作流程如下:

Nacos 啟動時首先從其他遠端節點同步全部資料。Nacos 每個節點是平等的都可以處理寫入請求,同時把新資料同步到其他節點。每個節點只負責部分資料,定時傳送自己負責資料的校驗值到其他節點來保持資料一致性。

如上圖所示,每個節點負責一部分服務的寫入,但每個節點都可以接收到寫入請求,這時就存在兩種情況:

而當節點發生宕機後,原本該節點負責的一部分服務的寫入任務會轉移到其他節點,從而保證 Nacos 叢集整體的可用性。

一個比較複雜的情況是,節點沒有宕機,但是出現了網路分割槽,即下圖所示:

這個情況會損害可用性,客戶端會表現為有時候服務存在有時候服務不存在。

綜上,Nacos 的 distro 一致性協議可以保證在大多數情況下,叢集中的機器宕機後依舊不損害整體的可用性。該可用性保證存在於 nacos-server 端。

本地快取檔案 Failover 機制

註冊中心發生故障最壞的一個情況是整個 Server 端宕機,這時候 Nacos 依舊有高可用機制做兜底。

一道經典的 Dubbo 面試題:當 Dubbo 應用執行時,Nacos 註冊中心宕機,會不會影響 RPC 呼叫。這個題目大多數應該都能回答出來,因為 Dubbo 記憶體裡面是存了一份地址的,一方面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效能,因為不可能每次 RPC 呼叫時都讀取一次註冊中心,另一面,註冊中心宕機後記憶體會有一份資料,這也起到了可用性的保障(儘管可能 Dubbo 設計者並沒有考慮這個因素)。

那如果,我在此基礎上再丟擲一個問題:Nacos 註冊中心宕機,Dubbo 應用發生重啟,會不會影響 RPC 呼叫。如果瞭解了 Nacos 的 Failover 機制,應當得到和上一題同樣的回答:不會。

Nacos 存在本地檔案快取機制,nacos-client 在接收到 nacos-server 的服務推送之後,會在記憶體中儲存一份,隨後會落盤儲存一份快照。snapshot 預設的儲存路徑為:{USER_HOME}/nacos/naming/ 中:

這份檔案有兩種價值,一是用來排查服務端是否正常推送了服務;二是當客戶端載入服務時,如果無法從服務端拉取到資料,會預設從本地檔案中載入。

前提是構建 NacosNaming 時傳入了該引數:namingLoadCacheAtStart=trueDubbo 2.7.4 及以上版本支援該 Nacos 引數;開啟該引數的方式:dubbo.registry.address=nacos://127.0.0.1:8848?namingLoadCacheAtStart=true

在生產環境,推薦開啟該引數,以避免註冊中心宕機後,導致服務不可用,在服務註冊發現場景,可用性和一致性 trade off 時,我們大多數時候會優先考慮可用性。

細心的讀者還注意到{USER_HOME}/nacos/naming/{namespace} 下除了快取檔案之外還有一個 failover 資料夾,裡面存放著和 snapshot 一致的資料夾。這是 Nacos 的另一個 failover 機制,snapshot 是按照某個歷史時刻的服務快照恢復恢復,而 failover 中的服務可以人為修改,以應對一些極端場景。

該可用性保證存在於 nacos-client 端。

心跳同步服務

心跳機制一般廣泛存在於分散式通訊領域,用於確認存活狀態。一般心跳請求和普通請求的設計是有差異的,心跳請求一般被設計的足夠精簡,這樣在定時探測時可以儘可能避免效能下降。而在 Nacos 中,出於可用性的考慮,一個心跳報文包含了全部的服務資訊,這樣相比僅僅傳送探測資訊降低了吞吐量,而提升了可用性,怎麼理解呢?考慮以下的兩種場景:

nacos-server 節點全部宕機,服務資料全部丟失。nacos-server 即使恢復運作,也無法恢復出服務,而心跳包含全部內容可以在心跳期間就恢復出服務,保證可用性。nacos-server 出現網路分割槽。由於心跳可以建立服務,從而在極端網路故障下,依舊保證基礎的可用性。

以下是對心跳同步服務的測試,使用阿里雲 MSE 提供 Nacos 叢集進行測試:

curl -X "DELETE mse-xxx-p.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nacos/v1/ns/service?serviceName=providers:com.alibaba.edas.boot.EchoService:1.0.0:DUBBO&groupName=DEFAULT_GROUP"

過 5s 後重新整理,服務又再次被註冊了上來,符合我們對心跳註冊服務的預期。

叢集部署模式高可用

最後給大家分享的 Nacos 高可用特性來自於其部署架構。

節點數量

我們知道在生產叢集中肯定不能以單機模式執行 Nacos,那麼第一個問題便是:我應該部署幾臺機器?前面我們提到 Nacos 有兩個一致性協議:distro 和 raft,distro 協議不會有腦裂問題,所以理論來說,節點數大於等於 2 即可;raft 協議的投票選舉機制則建議是 2n+1 個節點。綜合來看,選擇 3 個節點是起碼的,其次處於吞吐量和更高可用性的考量,可以選擇 5 個,7 個,甚至 9 個節點的叢集。

多可用區部署

組成叢集的 Nacos 節點,應該儘可能考慮兩個因素:

各個節點之間的網路時延不能很高,否則會影響資料同步。各個節點所處機房、可用區應當儘可能分散,以避免單點故障。

以阿里雲的 ECS 為例,選擇同一個 Region 的不同可用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

部署模式

主要分為 K8s 部署和 ECS 部署兩種模式。

ECS 部署的優點在於簡單,購買三臺機器即可搭建叢集,如果你熟練 Nacos 叢集部署的話,這不是難事,但無法解決運維問題,如果 Nacos 某個節點出現 OOM 或者磁碟問題,很難迅速摘除,無法實現自運維。

K8s 部署的有點在於雲原生運維能力強,可以在節點宕機後實現自恢復,保障 Nacos 的平穩執行。前面提到過,Nacos 和無狀態的 Web 應用不同,它是一個有狀態的應用,所以在 K8s 中部署,往往要藉助於 StatefulSet 和 Operator 等元件才能實現 Nacos 叢集的部署和運維。

MSE Nacos 的高可用最佳實踐

阿里雲微服務引擎 MSE 提供了 Nacos 叢集的託管能力,實現了叢集部署模式的高可用。

當建立多個節點的叢集時,系統會預設分配在不同可用區。同時,這對於使用者來說又是透明的,使用者只需要關心 Nacos 的功能即可,MSE 替使用者兜底可用性。MSE 底層使用 K8s 運維模式部署 Nacos。歷史上出現過使用者誤用 Nacos 導致部分節點宕機的問題,但藉助於 K8s 的自運維模式,宕機節點迅速被拉起,以至於使用者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發生宕機。

下面模擬一個節點宕機的場景,來看看 K8s 如何實現自恢復。

一個三節點的 Nacos 叢集:

執行kubectl delete pod mse-7654c960-1605278296312-reg-center-0-2 以模擬部分節點宕機的場景。

大概 2 分鐘後,節點恢復,並且角色發生了轉換,Leader 從殺死的 2 號節點轉給 1 號節點。

總結

本文從多個角度出發,總結了一下 Nacos 是如何保障高可用的。高可用特性絕不是靠服務端多部署幾個節點就可以獲得的,而是要結合客戶端使用方式、服務端部署模式、使用場景綜合來考慮的一件事。

特別是在服務註冊發現場景,Nacos 為可用性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而這些保障,ZooKeeper 是不一定有的。在做註冊中心選型時,可用性保障上,Nacos 絕對是優秀的。

38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扒開 SqlSession 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