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的出發點首先要帶著業務的問題或者疑惑,然後憑藉較強的資料敏感度,再透過各種理論的分析方法,來描述資料的異常狀態、根據資料和指標體系、尋求原因、來評估可能的影響、來探索可能的資料(使用者)增長策略。
所有資料分析,都繞不開是多少、是什麼、為什麼、會怎樣、又如何。
資料增長策略的核心邏輯是從業務出發,要了解業務,熟悉業務,精通業務。
瞭解什麼?瞭解業務的規劃和方向
熟悉什麼?熟悉業務的全鏈路流程以及流程中各個節點的功能、資料、使用者
精通什麼?精通業務的來龍去脈以及痛點
-01-以《從資料出發的技術流》工作邏輯,實際工作場景是這樣的:
①我們拿到了資料,資料資訊非常全——註冊使用者的明細表···
②這表裡內容很全面,姓名、身份證、性別、居住地、註冊時間等多維度資料··
④首先從居住地的彙總分佈,看看哪些省份的人多··然後來分析性別和註冊時間長短的相關分析,看看註冊時間比較長的是哪些性別;最後預測下後面幾個月的註冊增長情況。
⑤形成資料報告PPT,完美結束。然後和領導說:經理,這是我做的分析報告,此處有一千句以上吧~~
⑥到了領導那裡,領導說,做的挺不錯的...可是...那個...你要告訴我什麼...我們的業務問題是什麼...你要怎麼做... game over!
-02-以《從業務出發的業務流》工作邏輯,實際工作場景是這樣的:
①我們拿到資料,看到了新增註冊的使用者報表,曲線有點平啊,增長有點乏力哦~~
②首先做個對比,和上週同期對比,和上月對比下,看看趨勢是否一致?
④產品和運營都沒有重大事故啊,真是奇了怪了。再細拆看看註冊渠道和應用市場的資料,拆解新使用者全鏈路指標,透過不同渠道資料的影響。
⑤經過層層分析,終於發現了問題,原來xx市場的推廣到期了。
⑥ok,發現問題了,註冊的增長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那麼系統化地梳理下整個分析和策略去給領導彙報。又是一個PPT。
⑦到了領導那兒,說:領導,我們需要申請xxx費用,因為xx市場的推廣已到期,導致新增使用者增長乏力,其中xxx,特別的xxxx,所以xxxx 。
-03-以上兩種工作邏輯,使我們清晰地瞭解到資料分析和資料增長的核心邏輯。
在瞭解和分析業務時,我們可以分別從橫向和縱向展開。縱向的是因果,橫向的是相關。因果其實就是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充分利用好5why。而相關就是多問幾個還有什麼。這樣資料分析的價值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