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結構
Python作為膠水語言,本身的優勢毋庸置疑,簡單、易上手,功能強大,語法簡潔明瞭。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理由讓我們選擇Python,我想下面這幅由國外程式設計師Dobiasd製作的學習曲線圖,能夠很好地解答我們的疑惑:
如圖所示,藍色代表學習效率,紅色代表自我評估,不難發現,Python整體的學習效率沒有跨越式的增長或減少,同時自我評估曲線也是趨於平滑。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幾種熱門語言的學習曲線圖:
我們可以發現,C++或者Javascript整體的學習效率以及自我評估曲線都出現了陡增或者速降,這對於一位初學者而言是致命的,那為什麼我們不選擇Java呢?
在It行業有一句話:一個功能用C++寫需要100行程式碼,用Java寫需要20行程式碼,用Python寫只需要5行程式碼。Java由於其本身的語言風格問題,不利於年齡較小的學員。
舉個簡單例子:列印“hello world”
Java
Python
我們希望學員能夠專注於如何利用程式設計解決問題,專注於程式設計思維等,而不是一些暫時不需要的書寫問題。
試想:學習一個東西,誰不希望它既簡單、易學的同時,功能還強大呢?
而Python符合這一切預期~
1、 孩子有了解所有的權利
我們不難發現,市場中的大多數Python教育產品都存在一個相同之處:取大丟小。
舉幾個簡單例子:模組、序列、物件。
在Python教學中,模組是我們難以跳過的教學版塊,不管是random模組的使用,或者os、sys,都是我們在實際的開發過程中,必要且充分的學習內容。
而很多機構對這些內容的講解都很含糊,例如:random就只講random.random()的用法,而捨去了random.randint();或者對模組的匯入import random 以及模組這個概念的講解都不夠充分。
一直在跟學員講:你就這樣用就好,記住就好,可是,記住什麼呢?
好歹評書也會有句話: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我們始終堅信:孩子有了解所有的權利。
如果我們僅僅是擔心:啊,我要是給孩子講懵了怎麼辦?聽不懂怎麼辦?那我們大可不必擔憂,要知道,學員的智力和精力從來不是阻礙他們學好程式設計的因素,受限的只會是他們本身的知識儲備。
在費曼學習法中,有這麼一個概念:
許多人會傾向於使用複雜的詞彙和行話來掩蓋他們不明白的東西。問題是我們只在糊弄自己,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也不明白。另外,使用行話會隱藏周圍人對我們的誤解。
所以,在一些知識點的講解上,我們講不講?講!怎麼講?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
模組是什麼?模組就是別人的蛋糕模具。
我做蛋糕的時候,我就用一下別人的磨具,不過在使用之前,我們還要使用import 將模具帶到我們的製作過程中來,把材料一放,就可以做出相同的蛋糕了。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序列,或者物件上。
python擁有字元、列表、元祖等等。每個資料型別都有一些強大的方法,如果我們按照傳統的方式一一進行講解,學員容易混淆,那有沒有其他什麼方法來幫助記憶呢?
依然回到我們的話題中心:孩子有了解所有的權利,這裡的“所有”並不只是指知識點,這裡的“所有”還包含了知識的同異性。例如:什麼是序列?屬於序列的資料有哪些共同的方法?
相比單個記憶和歸類記憶,我們更願意相信歸類記憶能夠讓學員更清楚整體的知識架構。
綜上所述,在課程結構的設計上,我們堅信:孩子有了解所有的權利,學員可以不深入研究,但是不代表他沒有權利知道。
2、 H2教學
H2 = Hardware + High-Tech
H2教學等於硬體課+高科技課(理論課)
如果大家有學科教育的經歷,一定會知道:在抽象知識上,學員的學習效率會出現明顯下降的情況。
這是為什麼呢?
人的大腦就像一個記憶體,非常適合儲存一些現象級的東西。例如:一張電影畫面,一幅照片,家中 貓咪“翠花”、小狗“狗蛋”的樣貌等等。
“記憶體”記憶這些東西非常在行,但是你告訴“記憶體”,你給我記憶一下:五彩斑斕的黑,“記憶體”就:???
學員在記憶現象級的東西時是較容易的,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有年齡非常小的學員,在看到大人玩手機之後,可以在極短時間之內學會手機的操作。
但是,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你開啟手機之後,先怎麼樣,再怎麼樣,最後怎麼樣。學員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英語機構在幫助學員記憶單詞時多采用影象化記憶方式的原因。
程式設計教育,同理,學員的懵多數時候是因為:抽象。學員無法找到一個現象級的畫面與之對應,從而造成了記憶難度的增加。
在理論課的學習過程中,雖然我們已經透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講解內容,但始終沒有落地。
當代年輕人有一句玩笑話:你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同樣的道理,我們告訴學員:你不能這樣寫喲,這樣會報錯喲。
學員:我就不,我就不。
好吧,那你親力親為犯錯去吧。
我們希望透過硬體課一方面讓理論課的知識落地:因為我寫了這樣的程式碼,所以我的電機就會這樣動,因為我這個功能是這樣寫的,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樣的思考在成人世界裡我們稱為:經驗experience。經驗其實就是:大腦中儲存了各類對與錯的現象,因此在下一次遇到時,就能避免或者做得更佳。
在程式設計教育行業,我更願意將“經驗”換做“程式碼敏感度”、“知識敏感度”。
赫拉利:知識 = 體驗*敏感
除此,透過硬體課的學習,我們希望學員具備解析現實的能力,什麼意思呢?
例如:遙控車專案、智慧家居專案、紅綠燈專案,這些專案非常貼近生活,學員在遇到一個真正的遙控車時,他能夠解析出:遙控器是在控制什麼?中間傳輸了什麼資料?如何實現加減速?
而這些知識在我們的課程中早就學過了:控制的就是電機、舵機嘛……
同樣的道理,在面對一個紅綠燈時,學員也知道如何去製作“紅綠燈”。
不僅如此,我們還希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員: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解決問題→最佳化解決方案等一系列Be better的過程。
例如:遙控器與接收端之間的資訊傳輸,我們怎麼來傳輸可以減少我們的程式碼量,或者減少不必要的程式碼邏輯~
要知道:學習程式設計並不是我們的目的,使用程式設計來解決問題,或者說使用程式設計來解決現實問題才是我們的目的。
程式設計只是一個“新”工具而已,實質上,它跟家中的“扳手”沒有區別。
綜上,H2教學,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中提到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習慣決定高度
聊了聊我們關於《理論課》《硬體課》的相關看法及教學理念,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思維課》。
在我們的課程體系中,我們認為《思維課》是極其必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必須的。這就好比一句俗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員知識不如教會學員怎麼學習知識。
對於上面的案例,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常有接觸,這是非常常見的社會現象或者說家庭現象,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費神費力的,有些家長則覺得教育是非常輕鬆的,這其中的本質問題就是:習慣。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吃飯就被家長寵溺著餵飯,到處跑,到處吃。年齡稍大了一點,家長開始吼:“你快吃飯啊!!!別跑!!!”,但孩子,無動於衷。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敦促、“趕”著學習,那麼試問:上了大學,讀研讀博的時候,孩子離你相隔千里,你該怎麼“趕”呢?
這些都是習慣的問題。
這位家長的教育重心不在孩子的成績上,更多的是關注學習習慣。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孩子問,家長就答,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的答越來越少,更多的是陪伴孩子一同解決問題,並且傳授給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例如,她常對孩子說:“單詞不會,就查,不要一來就直接問媽咪,我很忙,你可以先查查資料,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你再跟媽咪溝通,不要怕,媽咪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如果可以解決問題,你可以跟媽咪分享一下,媽咪很願意聽你的小課堂。”
對於學習結果,我會帶著他一起反思一下問題所在,因為孩子嘛,畢竟還只是孩子嘛,對於整體的反思還是需要我參加一下的,不過也就僅此而已。
習慣決定高度。
不管是家長、老師或者機構,我們都不可否認一點:我們無法陪伴學員走完全段的知識學習過程,能夠陪伴他們的只有他們自身,能夠督促他們的只有從小養成的習慣。
在我們的思維課中,我們專注於學習習慣的培養,希望透過思維課的訓練和學習,讓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本文上方,我們提到過「費曼學習法」。
什麼是費曼學習法?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自檢。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希望學員能夠使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不斷自我檢視,提升。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不能陪伴孩子走到人生終點。我們把“工具”教給他們,也就完成了我們在他生命旅途中的使命。
所謂為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