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大部分人或許都沒有聽說過“術中冰凍”這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在手術過程中,送一塊病變組織,用快速冷凍的辦法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然後切成3-5微米的薄片,再將冷凍薄片“貼”在玻璃片上,經過快速染色後,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給出快速診斷結果,手術醫師根據這個結果隨時可以改變手術方式和範圍。

聽起來感覺很抽象,整個過程可以想象成超市裡面現切的羊肉卷這個過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快速。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快速的製作過程會破壞細胞和組織原有的形態和結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鏡下診斷的難度,還有很多製片的人為破壞會引起誤診,所以術中冰凍

檢查可以說是病理檢查中最高技術含量的檢查。因為它需要兩名以上,且具有5年甚至更久,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診斷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才能完成。

就這樣的高標準及要求,還有很多侷限性和不確定性,使得術中冰凍只適用於一部分很窄範圍的標本,因為有些組織,像骨和皮膚或脂肪等“太硬或太軟”的組織是無法冷凍製片的,還有一些間葉組織來源的腫瘤,往往在石蠟切片都無法明確診斷,只能靠免疫組化染色來輔助診斷,這樣的組織在冰凍切片中是無法得到明確診斷的。

說到這,你一定會好奇那為什麼還要做術中冰凍呢?雖然它適用範圍窄,有很多侷限性和不確定性,但是如果用得對且好,對於一小部分腫瘤來說,它可以幫助患者避免手術後二次手術造成的創傷,還可以在術中判斷切緣是否“乾淨”,以及根據前哨淋巴結有無轉移來確定是否切除腋窩淋巴結等,因此它對於能適用的患者來說,起到了決定手術方式和切除範圍的作用,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如果遇到一時半會診斷不出來的,也不用怕,臨床醫師可以根據經驗和其他檢查結果初步確定手術範圍,然後等術後石蠟切片的病理結果,再確定是否需要二次手術的問題。有很多時候及時停止手術,後續再確定範圍,是無法避免的,總比一下子切多了,無法再補救要好得多,因為醫學沒有百分之百,我們能盡最大努力做到的是將這種概率降到最低。

醫療行業之所以高風險就體現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無法預先判斷和決策的未知因素和不確定性太大了。

5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格力京致3匹空調質量怎麼樣,好用嗎?上冷下暖分區送風體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