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施工審批要跑不同部門,沒有兩三個月,根本辦不下來。現在足不出戶就能辦下證照,確實沒想到。”貴州望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辦事人員韋一說,當天他們直接從網上提交申報材料,按照提示進行電子簽名簽章等,僅僅10多分鐘,系統就提示,審批已經通過。最後經郵政快遞,施工許可證就直接送到手中,過程十分快捷便利。貴州望城投資是貴陽高新區發送首個全程電子化辦理施工許可證的企業。目前,在貴陽高新區“一趟都不跑、一次就辦成”大數據政務服務平臺, 共有301項進廳事項實現了100%可網上辦理審批業務。在國家高新區,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不斷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群眾“點餐” 政府“端菜”如何按照群眾和企業辦事需求,群眾“點餐”與政府“端菜”相結合,將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要素和審查工作細則流程相融合,減條件、減材料、減環節,實現政務服務精準供給?杭州高新區探索建設“數字特區”,打造一站式跨境貿易服務平臺。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中間平臺,助推服務貿易退稅便利化落地,浙江省首筆企業退稅“跑零次”在濱江落地。成都高新區深度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數字政務服務融合場景,打造“鏈上授權辦事”服務,實現政務數據鏈上存證和共享,大大提高了行政事項審批效率。目前,超過60%的國家高新區已建成城市級數據中心,超過80%的高新區建設了城市級雲計算平臺,有至少70%的高新區建設了大數據平臺和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多數高新區及所在城市都出臺了數據公開共享的規劃及制度。中關村、張江、杭州等一流園區以建設數字園區為目標,不斷完善“雲、網、端”等信息化基礎設施,推動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初步形成萬物互聯、智能感知、社交活躍、數據共享的城市新空間。“國家高新區是我國數字化治理改革創新試驗田。”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說。“先行化、多極化、特色化是三大亮點。”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主任劉會武認為,國家高新區的經濟發展遠高於同地區水平,且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高度集聚,是我國改革探索的試驗田和創新政策的策源地,在政策先行、人才儲備、資本支持等方面均具備了數字政府建設的較好條件。高新事 高興辦走進成都高新區稅務局數字稅務員工工作專區,7臺無人值守的32G內存計算機正全自動化運轉,每臺計算機滿額可負載10個機器人。這其中有4臺標有“退稅輔助”的計算機,可實現24小時365天無間斷操作,優化了辦稅服務人力資源配置。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創新性引入智慧化手段“便捷退”,在數字稅務員工系統上線退稅輔助功能。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通過電子稅務局發起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全業務流程僅耗時1小時22分鐘,就收到留抵退稅款1.06億元,留抵退稅審批實現了“閃提速”。“連續3年,通過數據責任清單推動政務數據匯聚共享。現已接入自建系統81個,梳理資源目錄891條,彙集全區超數據48億條,完成數據資源向社會的開放131類;建設人口、法人、疫情、地理信息等數據庫,實現各部門數據互通共享。”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成並持續運行的智慧治理中心,是成都高新區推動數字政府轉型的重要載體。為企業開辦“一網通”“一日辦”智能審批“零見面”、個體登記“簡化辦”、簡易註銷“當場結”,2021年新增市場主體2.45萬家。合肥光微光電、羲禾航空等項目實現半天“四證齊發”。在合肥高新區,數字政府“高新事·高興辦”品牌內涵不斷顯現。舉個例子:一網實現通達,完成為企服務全要素對接,合肥高新區搭建了科技中介服務線上商城。截至目前,累計為8000餘家企業線上對接科技中介服務近4萬次,申報國家高企認證超600家。“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聚焦群眾和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由‘線下跑’變為‘網上辦’,由‘分頭辦’變為‘協同辦’,‘明廚亮灶’,平均承諾時限縮減至1.40天,平均提交材料數下降至1.36件,全程網辦深度100%。‘合肥模式’被不斷點贊。”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戢兵高說。“在對企服務領域,無錫高新區工信局建設的企業服務一體化平臺‘錫新通’,成為高新區‘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示範項目,該平臺已兌現企業扶持資金33.4億元,惠及企業12039家。”無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說,該區堅持把“智改數轉”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已邁入“系統創新、深化應用”新階段。打造高新區樣本王德祿認為,從總體上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我國數字化變革的主導力量、核心載體。但是,數字化領導力參差不齊、數字化人才短缺、區域數字化發展水平不平衡、數字經濟制度創新探索不足等問題不容忽視。就此,他提出,國家高新區要加快構建具有引領示範意義的新型數字政府,打造一批高新區樣本。尤其要高度重視數字園區建設,以數字政府構建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要求的數字生態。這其中的關鍵在於科學評估和認知自身所處的新經濟生態發展階段,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路線;堅持創新驅動,開放高新區數字政府應用場景創新,實現數據驅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實施分類指導。力推政策創新,打通建設堵點。充分整合資源,推進協力攻關。統一數據歸口,探索跨區通辦。”劉會武認為,針對缺乏頂層設計、部分國家高新區數字基礎較為薄弱、政務數據標準不一、數據壁壘較大、專業數字人才較為匱乏等問題,重在對國家高新區分類指導,強化政策引導,明確數字政府建設的階段目標和實施路徑;要強化東中西協同聯動,引導地方政府設立數字政府專項財政,統籌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和第三方機構,合力推進互聯互通、一體多能的數字政府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編輯:曹亞星審校:王丹丹編審:譚 翊精彩回放:1、87.94億元,引進25家優強企業!貴陽高新區上半年招商引資“成績單”發佈2、劉歡與深圳市電子行業協會座談3、探尋黔文化、尋找黔聲音!“爽爽貴陽等你來”歌曲採風團走進高新區4、貴陽高新區組織20餘家大數據企業開展消防培訓演練5、貴陽高新區開展第31期“閱享高新”讀書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