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大宗商品何去何從,最終決定因素一定會向實物價格看齊,真正決定大宗商品走勢的一定是市場供需。
如果大家脫離市場供求空談期貨,遲早會被套住的。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大宗商品交易期貨市場,參與的人數非常多,這裡面既有機構投資者,也有一些個人投資者,尤其是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忽略大宗商品的實物屬性,只是把它單純看成一個金融屬性,這遲早會掉坑裡面去的。
大家一定要記住,期貨是一種遠期交易,它不可能脫離實物存在,任何一個期貨市場的存在,肯定都有實物標的,比如石油期貨的標的是原油,天然氣期貨的標的是天然氣,鐵礦石期貨的標的是鐵礦石。
在瞭解了大宗商品期貨的底層邏輯之後,我們再來談大宗商品的走勢才會更有意義。
至於歐美央行連續加息之後大宗商品會何去何從,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歐美央行加息導致市場流動性減少,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在所難免。
在歐美紛紛進入加息通道的背景之下,對大宗商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從2022年3月份之後,在美聯儲連續三次加息的背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
那為什麼在美聯儲加息之後,過去一段時間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麼明顯呢?其實說白了前兩年大宗商品的價格並不是市場供需的真實反映,更多的是由資金炒作出來的。
比如原來某一個大宗商品市場真實的交易價格只有200美元每噸,但是最後因為大量資金的湧入,不斷把這個商品拉昇拉到500美元每噸,這就會造成很大的泡沫。
這種泡沫一旦在市場流動性減少,遲早會被刺破的,而刺破這種泡沫的就是歐美的加息。
目前歐美各個國家的通脹壓力非常大,歐洲以及美國CPI都達到8%以上,面對不斷高漲的CPI,歐美只能通過不斷加息來降低市場的流動性。
在市場流動性減少之後,大家從其他金融機構借錢的成本上升了,借錢的門檻上升了,與此同時前期借的錢也要還回去,所以肯定會有大量的資金從大宗商品以及股票流出,因此在未來歐美紛紛加息的背景之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至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底部在哪裡,我相信一定會回落到市場真實的供需上面,當大宗商品價格能真實反映市場供需關係的時候,基本上就見底了。
當然市場供需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在歐美紛紛加息的背景之下,市場流動性減少了,社會投資肯定會減少,歐美國家經濟放緩在所難免,目前已經有很多機構預測歐美國家經濟衰退的概率正在不斷加大。
如果未來歐美經濟放緩了甚至衰退了,市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肯定會減少,當市場需求減少了,現貨價格肯定會下降,對應的期貨價格也會跟著下降。
所以從整體來說,未來大宗商品價格跌去30%甚至50%以上,大家都不要覺得大驚小怪。
第二、部分大宗商品仍然有可能維持在高位。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大宗商品的底層邏輯,一定是市場真實的供需,脫離市場供需去談期貨價格風險很大。
比如在當前歐美不斷加息的背景之下,大宗商品整體價格肯定會不斷下跌,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人就看到了做空的機會,甚至有很多人不惜大量的借錢去做空。
在全球流動性減少的背景下做空確實存在很大的機會,但是大家一定要選擇對的投資標的,並不是所有的大宗商品都適合做空,比如原油就不適合。
雖然在全球流動性減少的背景之下,原油價格也會相應地下跌,但從短期來看,支撐原油價格維持在高位的因素仍然比較多。
一方面是目前地緣衝突仍然沒有得到緩解,歐洲對俄羅斯原油進口的態度仍然非常堅決,所以未來全球原油供應仍然會存在一定的缺口;
另一方面,目前有個別新興市場的經濟開始逐漸恢復,這些新興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量會相應的增長;
再一個是,目前全球一些主要原油出口國對原油增產的意願並不是很強,假如未來原油價格下跌了,甚至不排除他們有可能做出減產的決定,以此來維持油價在高位。
所以從整體來說,即便原油短期會有小幅度的下跌,但至少從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看,原油仍然有可能在100美元到120美元之間震盪,這時候無論是做空還是做多都潛在很大的風險。
總之,至於大宗商品未來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大家不僅僅要看全球流動性的變化,同時要時刻關注大宗商品現貨市場的走勢,從長期來看,現貨需求才是決定大宗商品走勢的真正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