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我院放療科謝榮輝醫師。)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癌是一種發生於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多發生於鼻咽頂壁和側壁,特別是咽隱窩,病理類型主要是鱗癌。
鼻咽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世界上約8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以華南地區即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發病率最高,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鼻咽癌的臨床表現
鼻咽癌在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臨床表現歸納為:7大症狀、3大體徵。
7大症狀:
涕中帶血:常發生在早上起床後,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血,或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血量少時,會被誤認為鼻炎或鼻竇炎、咯血而耽誤治療。
鼻塞:經常表現為單側鼻塞,主要是腫瘤堵塞後鼻孔引起。
耳鳴:當側壁腫瘤堵塞或壓迫咽鼓管時引起耳鳴。
聽力下降:當腫瘤堵塞或壓迫咽鼓管時,導致傳導性聽力障礙。
頭痛:經常表現為單側顳頂部或枕部的持續性疼痛。
面部麻木:經常是單側第Ⅴ顱神經的一支或多支被腫瘤侵犯或壓迫引起。
複視:最多見是第Ⅵ顱神經損害而導致的外展受限。
3大體徵:鼻咽腫物,淋巴結腫大,顱神經損傷。
如何預防鼻咽癌?
鼻咽癌的防治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發病主要與病毒感染、家族遺傳、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等有關。我們平時應注意:
1、避免疾病侵襲;
2、遠離有毒氣體;
3、及時治療鼻部疾病;
4、合理飲食;
5、增強抵抗力。
鼻咽癌的治療
放射治療在鼻咽癌的治療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鼻咽部位置較深,有重要的血管神經相鄰,手術治療受到了較大的限制。而鼻咽癌的病理多為鱗癌,鱗癌對放射線比較敏感,所以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也是鼻咽癌的唯一根治性治療手段。
早期患者可採用單純放療,而對於局部晚期患者,化療和靶向治療的加入可進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療效果以及生存週期。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模式,有計劃、合理地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有助於提高治療的效果和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質量。
鼻咽癌對放療非常敏感,但由於鼻咽位置深,周圍要害器官眾多且密集,常規放療面臨著一個瓶頸:鼻咽癌的腫瘤靶區一般極不規則,臨床靶區體積又較大,腫瘤區與臨床靶區的形狀不一致,常規照射技術很難使高劑量區與靶區的形狀相吻合。
隨著計算機技術、影像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三維適形調強放療技術的出現,真正實現了“精確制導”的效果。根據腫瘤的形態、大小,對病灶區域的癌細胞施行致命殺傷,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圍正常組織的受量。通過影像引導的容積旋轉調強技術(VMAT),鼻咽癌的放療可以輕鬆地實現高適形、高劑量、低損傷,即使相鄰1-2mm的組織器官,也可以產生自定義的適形劑量分佈,從而實現周圍正常組織的劑量陡降。不僅提高了腫瘤控制率,而且不良反應輕。
目前,早期鼻咽癌治癒率可超過90%,即使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治癒率也超過80%,因此一定要積極治療呀!
放療前注意事項
由於進行鼻咽癌放療時,口腔及周圍組織的受照劑量較高,所以在放療前應前往口腔科進行潔牙、修補和拔出壞牙等操作。這樣做有利於減少口腔感染、潰瘍或放射性齲齒併發症。進行拔牙或修補後,需待創面癒合後才能開始放療。
放療中該怎麼做?
放療開始時:
放射區皮膚應保持清潔乾燥。當放療期間皮膚出現反應,可表現為局部灼熱感、皮膚紅斑、色素沉著、充血、水腫甚至出現皮膚潰瘍伴有疼痛等。如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通知主管醫生或護士,及時對症用藥處理,千萬不要自行購買藥膏外用噢!
放療期間及放療後:
1、應注意口腔衛生,每日選用漱口水(淡鹽水)涑口,用含氟牙膏刷牙,牙刷應選用軟毛牙刷。如有假牙的患者放療前需摘下假牙,還應做到飯前飯後摘假牙清洗,睡前更要摘下假牙放入假牙護理盒保存,清潔假牙用清水即可,不要用熱水或酒精浸泡。如放療後期口腔黏膜破潰,停止用軟毛牙刷刷牙,加強漱口,遵醫囑用藥即可。
2、放療期間及放療後都應堅持做張口訓練操,減少放療後遺症的發生。
3、放射治療可引起鼻咽腔乾燥不適,腫脹,鼻塞及出血等,因此需要注意鼻腔的清潔,保持鼻腔清潔溼潤,每日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減少鼻腔分泌物,不要用手挖鼻孔噢!
治療示例
放療實例圖像
放療前後影像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