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落地生效半年多以來,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產生何種影響?
27日,商務部研究院亞洲研究所副所長袁波在山東青島舉行的2022年RCEP經貿合作高層論壇的一場分論壇上透露,從產業層面來看,RCEP區域已經成為全球製造和生產中心,並且其地位還在不斷提高。
“2005年到2020年期間,RCEP區域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重已經由當時的30%提高到目前的43%,即超過40%的製造業增加值是在RCEP區域內完成的。”她表示,從國際供應鏈層面來看,RCEP區域正在成為全球的供應與採購中心。
RCEP價值鏈仍有增長空間
袁波表示,2020年,RCEP成員的出口總額佔世界出口總額的32%,進口總額佔比達到27%。
不過,“從區域內部貿易來看,對區域內部出口佔比約為40%,自區域內部的進口超過50%,這個比重雖然超過北美自貿區的水平,但是與歐盟之間還有一定差距。”袁波解釋道,這也充分說明該區域內成員之間雖然已經建立了較為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係,但是這種聯繫更多是建立在共同參與全球化的基礎上,區域內部的產業鏈、供應鏈仍然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特別是如果我們把視角放到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上看,目前RCEP區域佔全球價值鏈貿易額的26%。”袁波說,“亞行的最新研究表明,亞洲國家對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高於區域價值鏈,亞洲全球價值鏈和區域價值鏈強度低於北美,但高於歐盟。”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2022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疫情期間,亞太地區保持了強大的區域內貿易聯繫。該地區的區域內貿易份額甚至從2019年的57.5%上升到2020年的58.5%,是1990年以來的最高值。這高於北美地區(39.3%),低於歐盟加英國(63.8%)。
報告還指出,亞太地區的區域內貿易份額略有增加,這主要是得益於與中國的聯繫。疫情期間,中國作為該地區主要貿易伙伴的作用繼續增長,這表現在除中國之外的亞洲經濟體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之間,區域內貿易份額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也表明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構建上,包括RCEP在內的亞洲國家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特別是在更高價值商品和服務方面,我們還有一段比較長的路要走。”她表示,“RCEP的生效實施為區域成員在全球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提升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帶來了新機遇。”
成員國形成規則合力
袁波說,RCEP是一個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協定,除了關稅減免之外,還涵蓋了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可以把原產材料的累積擴大到15個成員國,同時還涵蓋了服務投資的開放以及便利化等規則,在電子商務、競爭政策、知識產權、政府採購等領域採用區域統一的經貿規則體系。
“這些規則形成合力,能夠對區域貿易投資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產生積極的正向活動。”她表示,在逐步調整過程中,隨著RCEP的生效實施,不僅企業能受益,企業在區域內部開展生產採購和銷售活動將更為有利,區域中間品貿易也將進一步擴大。
“對企業來講,這多了很多選擇的可能性,更好地依託成員國的比較優勢,來進行跨境的整合和資源的整體謀劃,在這種情況下能提高綜合的生產率和競爭力。”袁波表示,從國家層面來看,在這個逐步調整的過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都能從中受益,比如我國產業體系健全的優勢、日韓在高端技術以及研發環節的優勢、東盟國家在製造業以及中低端服務業方面的成本優勢、澳新在資源原材料和高端服務業方面的優勢等等。
“各成員國都有機會憑藉自身優勢參與進去,並且大家形成合力,不斷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最終將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的合作格局。”袁波說,可以預計,隨著RCEP的全面實施,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將更加緊密發達,在帶動區域內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將對全球產生巨大的外溢效應。這也是RCEP的價值所在。
RCEP從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實施,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掌握和使用。據中國貿促會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貿促系統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四萬三千六百份,辦證企業累計超過一萬家,簽證金額累計達到20.82億美元,為中國產品在RCEP成員國減免關稅3100萬美元。從出口商品分類看,主要是服裝及衣著附件,有機化學品,塑料及其製品等。
RCEP首次在中日之間建立起自貿協定關係,貿易促進效應快速顯現。日本連續5個月位居RCEP原產地證簽證金額排名首位,每月簽證金額佔比都超過90%,說明RCEP協定的實施對中國向日本出口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