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五代機的首飛
目前世界戰機體系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的標準,而五代機最顯著的三大特徵就是:高超的隱身性能、先進的超視距打擊能力以及穩定的超音速飛行能力。
由於五代機的研發難度很大,因此世界上僅有中、美、俄三個軍事大國具備自研五代機的技術實力。不過,其餘的國家對自研五代機也保持躍躍欲試的態度,韓國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韓國媒體曾宣佈,他們自研的KF-21“獵鷹”五代機首次試飛獲得成功,這讓不少韓國網民得意不已,甚至表示:有了五代機的韓國,即使來了10架殲-20B都不用怕!
韓國人的這種“自信”是有道理的嗎?那我們需要看看這款KF-21隱身戰機究竟是什麼水平。
從外觀來看,KF-21和美軍的F-22隱身戰機十分相像,的確有幾分五代機的模樣。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軍事愛好者看來,KF-21的外觀反而暴露了它隱身性能配不上五代機標準的事實。
一般來說,五代機之所以能實現優秀的隱身效果,主要是靠精簡機身結構,讓機身外部儘量趨向平整單一的風格,減少雷達的反射效果。但從KF-21的機身表面來看,它的佈局可謂“一團亂麻”。
KF-21不僅採用了半埋式的彈艙,在機腹下突兀地“隆出”了一個結構,而且進氣道也是暴露程度最嚴重的S形構造,只要對方的雷達不是“瞎子”,都能輕鬆地發現KF-21反射的雷達信號。
此外,KF-21機翼下外掛的導彈也是絕佳的反射源,種種因素結合後,KF-21的隱身性能實在令人擔憂。
“美好”的設想
當然了,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KF-21的首次試飛只是原型機,並不代表最終的定型版本。他們還特意公開了KF-21的三大改良階段:第一階段,KF-21採用機腹半埋式武器掛架設計,隱身性能和四代半戰機相差不大,但具備完整的對空、對地打擊能力。
這一階段的KF-21大致會生產40架左右。
第二階段,KF-21將會鋪設隱身蒙皮與隱身塗層,同時將彈倉改進為內置式彈倉,大大改善隱身性能。
此時KF-21將達到五代機的標準,與美國的F-35、中國的殲-20、俄羅斯的蘇-57位列同一水平,預計總生產規模在80架左右。
第三階段,KF-21將會補齊最後的短板,將武器外掛支架取消,採用全內置式隱身彈倉。此外它還將應用紅外複合隱身技術與微波散射技術,在隱身性能上精益求精,力圖超越中國的殲-20,達到五代機的頂尖水平。
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最終版本的KF-21將會成為一款雙波段雷達也無法偵測的五代機,即使面臨10架殲-20B的圍攻,也可以從容應對。
其實從韓國媒體公佈的這份“KF-21發展規劃”來看,韓國對於KF-21的發展前景還是相當看好的,已經打算把它當做韓國空軍未來的尖端戰力進行打造了。
只不過以韓國軍工產業的研發進度來看,直到今天,它們才邁出了第一步——讓KF-21上天。
這次KF-21的試飛時間僅有短短一個小時,試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400公里,充其量只是讓飛機飛了起來。按照中美俄三大國的研發經驗來看,從原型機首飛再到具備量產資質,起碼還有15年的時間。
中韓戰機對比
也就是說,在KF-21項目不爛尾的前提下,韓國空軍要想獲得比肩殲-20的戰力,起碼要等到2037年前後了。而且這個項目爛尾也不是什麼令人驚奇的事情——畢竟日本“心神”五代機的爛尾教訓依然歷歷在目。
心神原型機的首次試飛距離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然而這個項目如今已經處於“不死不活”的狀態,研發進度停滯不前。
一個早在2000年就已經立項的五代機項目,直到如今也拿不出像樣的成果,可以說這是日韓軍工界面臨的尷尬情況:作為它們“宗主國”的美國並不願意看到它們實現軍工自主化的目標。
實際上韓國的KF-21之所以進度比日本快,就是在自主化上做了很大妥協。它的動力系統部件全部由美國製造,起落架與座椅則是英國製造,航電系統則是以色列為其打造的,僅有一小部分雷達技術採用了韓國的國產方案。
可以說,這架KF-21與其說是“自研五代機”,不如說是“混血五代機”。
而中國的殲-20則在國產化的道路上突飛猛進,不僅機身設計是中國自己的獨創方案,而且從武器系統再到航電系統,均是由國產部件打造。
至於原本進口於俄羅斯的發動機,在後來也更換成了國產的WS-10C發動機,不僅實現了戰機部件全部國產化,而且發動機性能反而比原來還要更勝一籌,補齊了動力系統的短板。
因此韓國的這架KF-21無論是現有戰力還是未來前景,都無法和中國的尖端戰機殲-20相提並論。如果一定要給它一個定位的話,大概也就相當於中國未來的基礎戰機殲-10C。可見,韓國對於KF-21的自信還是太過狂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