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朋友接觸過針灸,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在中醫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針灸治療的疾病十分廣泛,內、外、婦、兒皆有涉獵,且在神經系統疾病和痛症方面療效顯著。
那麼怎麼扎針灸才能讓療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呢?曾經有一個從事針灸工作50年的老中醫告訴我,針灸要想有效就得把穴位扎“透”,剛開始以為他講的是我們都知道的“透穴”,後來在臨證中才明白,是我膚淺了,原來老中醫講的“透”並沒有那麼簡單。
透,字面意思是一個物體穿過另一個物體的內部這一過程,引申義為弄明白、理解完全的意思。那麼,扎針扎“透”就好理解了,一是說扎穴位時得貫通穴位,另一方面是說得完全明白針刺穴位這一過程。下面我們來看看是如何把針灸扎“透”的。
1.對穴位得理解“透”
穴位是針灸治療的基礎,是存在於人體的特殊點。對穴位理解的“透”,是說不僅僅認識這個穴位,對其定位、主治功能得熟悉,還得知道如何使用。
比如,足三里穴大家 都知道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緣,主治一切脾胃相關疾病。但是,一定只能是脾胃疾病才能使用足三里嗎?或者說足三里只能治療脾胃疾病?當然不是,在月經病月經量少就可以配足三里生氣血,在氣血逆上的精神氣亂的病證中可以引氣血下行。
再比如內關對心率的雙向調節,當心率過快時,針刺內關可以降低心率,心率過緩時,針刺內關可以增加心率;申脈配照海調節睡眠,失眠時,瀉申脈、補照海,嗜睡時,補申脈、瀉照海,等等。
對穴位的理解,主要是根據施針者對穴位的把握,並不存在一概而論,不能限定死某個穴位的治療原則,因為不同的穴位組合和針刺手法也是可以影響穴位療效的發揮的。
2.手法一定得明白“透”
針刺手法分為進針手法、行針手法、補瀉手法和出針手法。進針手法和出針手法就是字面意思,沒必要搞的太複雜和太玄乎,進針手法講究無痛進針就行,出針除了涉及開闔補瀉,其餘就沒有太多技術含量,也就是注意減少患者疼痛感和預防出血、血腫等情況的發生。
針刺入穴位之後,接下來就得將針送入一定的深度,不同的穴位深度不同,不同的疾病進針深度不同,不同的季節進針深度不同,這都是有講究的,且在《黃帝內經》中均有記載,這裡不做贅述。
這裡得注意,針的長短是固定的,但是進針深度是因人、因病、因時而不同的,講究將穴位扎“透”:對於痛症,一定得針刺至骨面,所謂輸刺“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痺”;對於初病,病邪還未深入,這時候不必深刺,刺至病所就行,同理,病程日久,需要深刺至病所;清瘦的人、不耐受針灸的人、頭面五官疾病等的扎“透”也不盡相同,這點得施針者認真把握。
該扎“透”不扎“透”不僅不能治病,且會擾動邪氣傷及正氣,從而影響疾病的療效。曾經有一個患者肩膀疼痛了10天,找了一個醫生治療,醫生開了一大堆口服藥,也給他紮了針灸,但是扎的很淺,且扎的穴位只有3個,疼痛是緩解了一些,但是關節的活動度越來越小了,最後換了一個醫生之後,醫生採用了長針,刺透了關節腔,鬆解了肩關節,治療1周就解決了他的痛苦。
這說明對穴位該扎透還是得扎透,畏手畏腳會影響疾病的療效,甚至耽誤病情,假設這個患者繼續這樣治療,最終肩關節固定,失去活動度直至失用,後期康復會走更多彎路的,甚至永遠無法恢復。
3.對疾病的把握得“透”
這就是講對疾病的理解得有自己的理解,雖然是辨證論治,法則固定不變,就像現代醫學有臨床指南一樣,但是每個人對每種疾病的認識不同。早在明清時期,對於溫病,葉天士採用衛氣營血辯證,吳鞠通採用三焦辨證,同樣的疾病,一樣的表現,但是認知方法不同,療效卻都十分有效,最終形成不同的學派,這說明每一個疾病醫者可以以自己的方法去理解透徹。
比如對於面神經炎,很多醫生都建議初期針灸不能干預,甚至有很多醫生認為整個治療過程針灸都不能參與,但是根據我的臨床經驗來看,針灸越早干預療效越好,後遺症越少。因為面神經炎是神經疾病,就像腦血管意外也是神經系統疾病一樣,目前臨床一致認為對於腦血管意外針灸康復這些治療越早干預後遺症狀越少,對於面神經炎也是同理,只是針刺的方式得有區別而已,對於面神經炎初期少針、輕刺激,中期中刺激、多針、深刺,後期少針、輕刺,這是原則不能忘。
做到以上三“透”,使用針灸來治療疾病才會得心應手,做到下針有數,針下有神,才會出現指哪打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