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龍骨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黑龍骨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在《中國植物誌》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學名為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是在1913年正式命名發表的;別名在廣西叫青蛇膽、鐵骨頭、牛尾蕨、鐵散沙等;在雲南叫飛仙藤、達風藤;俗稱西南槓柳、滇槓柳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蘿藦科槓柳屬藤狀灌木。
2,分佈和生長環境
黑龍骨在我國主要分佈於青海、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向陽稀疏林下、陰溼的雜木林下或灌叢中。
3,外形特點
一是為藤狀灌木,藤長達10米,有乳汁,多分枝,植物體無毛。
二是單葉對生,葉片革質,披針形,長3-8公分,中脈兩面稍凸起,側脈細密,近平行,葉柄長1-2毫米。
三是聚傘花序腋生,比葉短,有花1-3朵;花小,直徑5毫米,黃綠色,花萼5裂,裂片卵圓形,無毛;花冠輻狀,裂片5個,卵圓形,兩面無毛;副花冠絲狀,稍被毛;雄蕊5個,生長在花冠基部,3-4月開花;
蓇葖果雙生,長圓柱形,長達11公分,種子長圓形,扁平,頂端有白色絹質種毛,長達3公分,6-7月果實成熟。
二,黑龍骨的主要用途
黑龍骨全株可藥用,是我國苗族常用中草藥;
其味苦,性涼,有小毒,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溼功效;主要含有強心苷、甾體苷、胡蘿蔔苷、熊果酸、谷甾醇、丁香樹脂醇、齊墩果酸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