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研究背景

數字邏輯電路是通過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技術的n型和p型場效應晶體管(FET)的互補對。在三維(3D或塊狀)半導體中,受體或施主雜質的替代摻雜用於實現p型和n型FET。然而,低維半導體的可控p型摻雜,例如二維過渡金屬二鹵化物(2D TMDs),具有挑戰性,使得純p型和n型器件以及低電阻接觸難以實現。當金屬觸點在2D MoS2和其他TMD上蒸發時,會產生界面缺陷,將費米能級固定在導帶附近,因此可以在2D TMDs上實現高質量、低電阻n型範德華(vdW)觸點。但迄今為止,蒸發高功函數金屬到2D TMDs上獲得p型器件尚未實現。

研究成果

劍橋大學Manish Chhowalla教授課題組報道了報道了基於工業兼容的高功函數金屬(如Pd和Pt)的電子束蒸發的單層和多層二硫化鉬(MoS2)和二硒化鎢(WSe2)上的高性能p型器件。利用原子分辨率成像和光譜學,研究者證明了接近理想的vdW界面,2D TMD和3D金屬之間沒有化學相互作用。電子輸運測量表明費米能級是非固定的,基於vdW接觸的p型場效應晶體管在室溫下表現出低接觸電阻(3.3 kΩ·m)、高遷移率(190 cm2V-1s-1)、飽和電流>10-5 Aμm-1,開/關比為107。研究者還展示了一種基於n型和p型vdW觸點的超薄光伏電池,其開路電壓為0.6V,功率轉換效率為0.82%。相關研究工作以“P-type electrical contacts for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一作為一位90後的小姐姐----王琰,一名中國留學生。本科在江南大學學習,之後進入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現如今在劍橋大學讀博深造!整個求學期間,她用默默地付出、堅定不移地努力以及對科學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換取了成績優異、斬獲多項獎項的榮譽。本篇文章是王琰第2篇Nature,早在3年前,也就是她讀博第一年,便以一作身份發表了她的第一篇《Nature》,標題為“Van der Waals contacts between three-dimensional metals and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s”!時隔3年,喜訊再次傳來,再次以一作身份在《Nature》發文。祝賀,王琰!

圖文速遞

圖1. 金屬-半導體界面的原子分辨率成像和化學分析

圖2. 具有Pd和Pt觸點的多層MoS2和WSe2器件

圖3. CVD生長的具有高功函數金屬接觸的MoS2和WSe2單層

圖4. 用於MoS2和WSe2的具有不對稱電極的金屬-半導體-金屬光電二極管

結論與展望

本研究證明了在少量和單層MoS2和WSe2上高功函數金屬(如Pd、Pt和Au)的清潔vdW觸點。這些接觸導致單層MoS2上的p型特性和WSe2上的純p型特性。結果還表明,費米能級沒有固定,可以隨柵極電壓調製。通過N型和P型觸點,實現了P-N二極管。該發現在當前互補p-n場效應晶體管範式下,將使2D材料的下一代電子器件得以實現。

8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房屋質量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