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最近,去河邊釣魚,每次都有不少收穫,多則十幾斤,少則三四斤,多是大板鯽,從來沒有空軍過。

可看到很多釣友,在河邊酷熱難耐地守了一天,窩子沒少打,卻一條鯽魚都釣不著,頂多釣幾條小白條,還總是嚷嚷著沒口。

偶爾看了看他們釣魚,發現他們釣魚確實有毛病,所以才當了空軍。

下面,就僅以釣鯽魚為例,說說有哪些不正確的釣法。

一是,釣得太靈。釣不到魚的,大部分都是調四釣二之類的釣靈,有的人甚至調七八釣四五。這種調漂方法,能釣到魚才怪。野釣調漂,不能調太靈,應該調鈍一些才好。比如,調四釣五、調四釣六之類的。也就是說,釣目一定要等於或大於調目,這樣才容易上魚。因為,夏天小魚鬧窩嚴重,假信號太多,不是老釣友,很難分清什麼是大魚信號什麼是小魚信號,所以,提竿頻率很高卻根本釣不到大板鯽,還能把人給釣傻了、釣蒙了。如果釣鈍一些,雙鉤都臥底,就把小魚鬧窩的信號過濾掉了,魚漂反應的信號是正口的就多一些,提竿中魚率也就高了。再有,釣得越靈,子線繃得越緊,魚吸餌入口的難度就越大,即使偶爾吸入口中,由於子線擋口吸得淺,也很容易跑魚。

所以說,都是“調四釣二”惹的禍。可以說,調四釣二之類的釣靈方法,不太適合野釣。

只是,釣得鈍了,一些鯽魚咬鉤的信號就微弱了一些,這就只能由釣友自己來總結摸索魚漂信號的規律了。

二是,用餌方法不對。夏季野釣,最難的就是怎麼樣應對小魚鬧窩。而很多釣友竟然還用拉餌,在小魚很多、水又比較深的情況下,魚鉤還沒到底,魚鉤上的餌料就都被小魚截口了,等雙鉤都到了水底,鉤上就一點兒餌料也沒有了,魚怎麼會去咬鉤呢?這就是很多釣友所說的“沒口”的原因。魚再傻,也不會去咬空鉤啊!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景象:魚鉤一入水,魚漂就跳舞,等魚鉤到了底,魚漂卻像木樁子一樣一動不動了。而釣友的結論就是:今天魚沒口。

所以,如果小魚和白條截口很多,最好用搓餌。至於搓餌的粘度和硬度,只要能保證鉤上的餌能克服小魚截口到水底即可。當然,也不能太粘太硬了,這樣適口性不好,魚也不愛吃。魚就像沒牙的老太太,喜歡吃柔軟的東西。所以,在克服小魚截口和魚餌的軟硬度之間要找好平衡。

還有,搓餌也不要太大。釣鯽魚,黃豆粒大小就可以了。魚餌太大,魚也會吸食不進,就會總見魚漂點動,就是不中魚。

三是,鉤大、線粗、漂小。有的釣友,尤其是新手釣友,以為可以釣到鯨魚,用的鉤很大,甚至比四五斤的鯉魚嘴都大,這樣,一些一斤以下的鯽魚怎麼能吃得進呢?

其次,是線粗。大線粗一些還影響不大,有的釣友子線竟然也用2.0以上的,這麼又粗又硬的子線,鯽魚是很難將子線打彎並吸餌入口的。

再有,就是漂小。很多釣友,在水深兩米多的地方,竟然用吃鉛2克以下的小漂,再加上大線粗,切水慢,魚餌到底行程時間長,大多數情況下,魚餌在半水中就被小魚截吃乾淨了,到了水底,鉤上的餌料絲毫不剩,當然就釣不到魚了。

夏季野釣鯽魚,建議大線1.5號至2.0號、子線0.8至1.2號、魚鉤袖4至袖6、魚漂吃鉛量在3克至4克之間為宜。這樣,即使偶爾遇到三四斤以下的鯉魚也能釣上來,不至於切線。

四是,提竿頻率低。野釣鯽魚,實際就是“打頻率、釣概率”。提竿頻率高了,中魚機會當然就多了。有些釣友,一個小時都不提一次杆,一天提竿次數屈指可數,怎麼可能有多好的魚獲呢?尤其是前面已經說的,在魚鉤到底上面已經就沒餌的情況下,就是眼睛瞪著魚漂一天,也等不來大頓口、大黑漂或者大送漂啊?

所以,夏季野釣鯽魚,最好保證一分鐘三四次的提竿頻率,打出節奏,誘釣結合,把水底的魚打活躍了,當然中魚率就高了。

當然,這種打頻率的釣法,只適用於4米5以下的短杆,長杆就不太適應了。

很多人受“放長線釣大魚”這句話的影響,總覺得只有大長杆才能有好的魚獲。其實未必。筆者一直用3米6的手杆,魚獲一直不錯,還經常釣到三四斤以下的鯉魚。

其實,只要旁邊沒有長杆重窩,2米7的小短杆也照樣上魚。因為魚是活得,你是可以把它們誘到邊上來的。再說,溜邊覓食,也是魚的習性。

今天,就和釣友們交流到這裡。釣魚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戶外活動,更是一項邏輯性很強的學問,裡面有很多邏輯和道理,即使研究一輩子,也會有很多東西弄不明白,絕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弄根杆,栓上線,掛上鉤,插上漂,就可以連桿釣大魚了。這裡邊的學問太大了,雖然自己釣魚已有三十多年,但總結的也只是皮毛,還不見得都對。如果有說得不妥的地方,還請老釣友們指教。

10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磁性材料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