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明確的告訴各位,企業戰略和戰略地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兩種理論體系。從“根”上說,上述兩個概念的“出身”(即:理論基礎)都是截然不同的。
1、企業戰略:源自於企業內外部經驗環境分析,戰略選擇(總戰略)、戰略匹配(競爭戰略)。
2、戰略地圖:源自於羅布特.卡普蘭和大衛.諾頓的平衡計分卡理論(BSC),戰略地圖是平衡計分卡理論(BSC)概念和理論的發展和延伸應用。
一、企業戰略的相關概念和內容
企業戰略是一種概括性的叫法,從戰略的層次細分,企業戰略具體包括:
1、企業總體戰略,也稱為公司層戰略;
公司層戰略是解決和回答: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問題。企業總體戰略的核心是解決“戰略選擇”的問題。由於企業的人力資源、物資資源和財務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企業需要確定具體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領域,並在確定的領域內,集中資源、能力、優勢進行“發力”。將企業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並以此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成功。
2、企業業務戰略,又稱作競爭戰略或事業部戰略、SBU戰略;
公司層戰略是解決和回答:如何克敵制勝的問題,是關於策略、策劃和舉措的問題和概念。屬於企業戰略的第二層面,是執行層戰略,也是決定企業獲利、生存、競爭優勢的戰略。
企業競爭戰略從技術層面上來講,源於企業內外部競爭環境分析和企業SWOT分析和綜合匹配的結果,是將企業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綜合分析和權衡後輸出的具體策略和計劃。
3、職能戰略,這是一種支撐策略,實則不能成為戰略。
職能戰略、顧名思義就是職能部門制定的戰略和工作計劃。
職能戰略與企業總戰略、業務戰略最大的不同在於,職能戰略是一種支撐性戰略,或者直白的說是一種非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而是一種行動計劃和工作規劃。筆者在很多戰略類書籍,包括高校“科班”教科書裡面,對於職能戰略都普遍認為是一種非戰略的戰略。
具體來講,職能戰略是解決:企業的職能部門如何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支撐公司總體戰略和職能戰略的實現?
這裡所講的職能戰略涉及的部門通常是指人力行政、財務、研發、技術、生產等部門。
二、戰略地圖的相關概念和內容
戰略地圖,是一種形象化的叫法,因其佈局和格式類似於地圖,因此稱其為戰略地圖。戰略地圖和概念由美國學者和哈弗教授羅伯特·卡普蘭和大衛·諾頓所提出。
戰略地圖,是羅伯特·卡普蘭和大衛·諾頓所提出的平衡計分卡理論(簡稱:BSC)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平衡計分卡理論(簡稱:BSC)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次開發”和“二次應用”。因此平衡計分卡理論的基礎。
羅伯特·卡普蘭和大衛·諾頓在對平衡計分卡的長期的研究和實踐應用過程中,發現企業由於無法全面地描述戰略,因此就造成領導者與管理者、員工之間無法就戰略進行溝通,從而無法對戰略問題達成共識。2004年1 月,羅伯特·卡普蘭和大衛·諾頓著作《戰略地圖——化無形資產為有形成果》正式出版。
戰略地圖的核心和邏輯關係是:組織通過對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的建設和提升,從而建立組織戰略運營系統和提升內部運營效率,進而將差異化的價值主張傳遞給客戶,從而實現企業財務目標(長期股東價值)的實現和達成。
最後需要說明:企業總戰略和競爭戰略是用於指導企業發展方向和具體的業務競爭;而戰略地圖用於戰略目標的實現和過程、舉措分解。另外通過戰略地圖還可以輸出公司層面的關鍵成功因素(也叫關鍵舉措,簡稱KSF)和績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