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水到底有沒有害呢?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問題,因為既然是核廢水,那當然就是有害的,因為核廢水指的就是含有一定放射性元素的水,如果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已經被完全去除了,那麼它就不是核廢水了,它就是普通的水,所以只要它還能被稱為核廢水,那它就一定是有害的,問題只在於害處有多大。所以,若是有人說準備排海的核廢水已經完全無害了,那就是個笑話,因為完全無害的不是核廢水,就是單純的水,把普通的水排入大海,那誰也管不著,更不需要當成一個事情來進行宣佈。既然明確說了是核廢水,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分析一下這個東西到底害處有多大。
福島核廢水中含有多種不同的放射性元素,但據早前東京電力公司的說法,他們可以通過新型淨化技術將福島核廢水中除氚以外的放射性元素全部去除乾淨。
我們不去做沒有根據的懷疑,就以這種說法為基礎來分析福島核廢水的危害。氚作為氫的同位素,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為12.3年。我們知道,一種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越短,單位時間內所產生的輻射就越大,12.3年已經算是很短了,所以氚的放射性還是很強的。不過不用擔心,半衰期並不是衡量一種放射性元素危害性大小的唯一因素,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這種放射性元素產生的到底是哪類射線。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可能釋放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射線,即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其中α射線和β射線對人體幾乎是無害的,因為它們的穿透性很差,無法穿透人體的皮膚,最為較大的主要是γ射線,這種射線的穿透力極強,即使是鋁板也無法將其阻擋。好在氚所釋放的就是β射線,所以它對人體幾乎是無害的。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無害只是說少量的這種放射性元素放置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幾乎無害,但如果它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情況就不同了。含有氚的核廢水排入大海,會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在海洋生物體內不斷累積。
什麼是生物富集作用呢?
形象一點來說,比如一隻蝦攝入了一個氚,一條小魚吃了10只蝦,它一下就有了10個氚,一條大魚吃掉10條小魚,就有了100個氚,一條藍旗金槍魚吃了100條大魚,它就擁有了10000個氚,然後它被做成生魚片端上了我們的餐桌。氚所釋放出的β射線無法穿透人體的皮膚,所以在體外時它是無害的,可一旦進入我們的體內就會與體液結合成為有機結合氚,並長期滯留與體內,此時β射線的電離作用就會開始傷害我們了,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這些有機結合氚很難排出去,時間一長,危害不言而喻。由此可見,因為核廢水中氚含量很低就說其沒有危害,是一種短視且自欺欺人的行為。
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核廢水並不是福島所特有的,正常運行的核電站不是也會產生核廢水嗎?它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核電站中的水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迴路。迴路一里的水直接與堆芯接觸,在幫助堆芯降溫的同時會帶走熱量變為水蒸氣。迴路一的水蒸氣並不直接參與發電,而是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將熱量傳遞給迴路二里的水,迴路二里的水吸收了熱量化身為水蒸氣來推動汽輪機轉動,之後迴路三里的冷水同樣通過非接觸的方式來幫助迴路二里的水蒸汽重新冷凝為水。可以看到,唯一具有放射性的水就是迴路一里的水,而向外排放的都是迴路三里的水,這些並不是核廢水。
這麼說,正常運行的核電站不產生核廢水嗎?
也不是,還是會產生一些,因為上面所說的是理想狀態,在現實之中,迴路一里的水總是會出現一些正常或非正常的洩露,此時就會產生少量的核廢水,這些核廢水怎麼處理?這些核廢水會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最終分解為水和放射性廢固,也就是將核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過濾出來變為固體,然後通過填埋等方式進行妥善處理,而剩下的水就直接排海了。這些水完全沒有放射性元素了嗎?其實還是有一點,不過很少。不過這種處理方式,福島肯定是用不了了,因為它們的核廢水太多了,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最終只能讓大海扛下一切。可是,最終背鍋的真的只是大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