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李嘉誠曾說過: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在於直覺。

22歲就創立公司,做了70多年生意的李嘉誠,從項目投資到化解危機,都很信自己的直覺。

比如他做塑料花,其實也是憑直覺。

李嘉誠創立塑膠廠後,也歷經了不少危機和考驗,工廠漸漸步入正軌,並發展飛速。

但李嘉誠沒有被眼前的繁榮所矇蔽,他知道隨著更多同行的加入,他的塑膠廠將會競爭越來越大,在香港有限的市場裡,這樣的繁榮景象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如果不加入新的策略,工廠隨時再面臨危機。

如果自己塑膠工廠也設計並生產大量的塑膠花,定可以填補如今塑料花市場的空白。想到這裡,李嘉誠已興奮地預測到,一個塑膠花的黃金時代就要到來了。

於是,李嘉誠當機立斷決定要成為香港第一位塑料花製作商。

但對塑料花一無所知,如何去實現製作塑料花的目標?

於是,李嘉誠親自訂了機票,飛往他在雜誌上看到的意大利塑膠公司,他要親自去做考察,並學習相關的技術和經營之道。

去了意大利的李嘉誠,被工廠負責人熱情接待了,而李嘉誠也親眼看到了他們工廠如今大火的塑料花。

只是他如何得到塑料花生產工藝及配方調色?以及要購置什麼樣的機器呢?

要弄明白這些,除非是購買人家的專利,但是憑藉他的實力和塑膠花在市場上的熱賣,工廠定不會隨便把專利出賣。

執著的李嘉誠不願放棄,他定要有所收穫再回香港。他以應聘的方法混進了那家產塑料花的意大利工廠,在廠裡當了一名下等工。他在工廠裡盡心盡力地幹一些雜活,及一些粗重活,很累也很忙,但好在,他可以因此觀察到塑膠花生產的每一個細節,他把在工廠裡所見所聞都認真的記錄歸納。

他還想辦法接近廠裡的技術工人,並和技術工作們交上朋友,虛心地向他們請教生產塑膠花的技術。

就這樣,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領悟了製造和配色的技術。

學了技術後,李嘉誠立即回到香港,並四處找相關人才,用重金聘用。他的長江塑膠廠從此開始以生產塑膠花為主。

李嘉誠商業直覺果然很準。他的塑料花研發之路幾乎沒受到什麼挫折,第一批塑料花產品上市,就反響很不錯,並很快在香港熱銷起來。

不出幾年,李嘉誠一躍成為了香港的塑料花大王,產品遠銷歐美,他也因此當上了香港塑料工會的主席。

這就是李嘉誠,憑直覺成就了很多大事。

只是為何他會有如此敏銳直覺?因為他有高維度的認知基礎,那些看似無意識的直覺,是建立在一個人的世界觀、後天經驗等認知之上。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多學習,多看書,多經歷,只有這樣,才可以大幅度地拓展自己的認知。

10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3連勝轟9球!阿森納為何蛻變?5原因解讀 槍手也有瓜帥+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