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日本擴張海軍的野心逐漸膨脹。但是受到財力和技術限制,還沒有能力自造或者外購大噸位的軍艦。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先購入一些低成本的艦艇,以儘快擴充海軍實力。

1879年,南美洲國家智利與玻利維亞、秘魯,因為爭奪硝石礦而爆發了戰爭。為了充實軍力,智利海軍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一艘軍艦,取名阿圖羅·普拉特號,於1879年10月2日開工。後來智利軍隊以壓倒性的勝利取得了戰爭優勢,對武器不怎麼需要了,於是,智利便單方面解除了購艦合同。可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卻堅持繼續建造,該艦1880年8月11日下水,並於1882年8月竣工。

當時有能力出口軍艦的都是歐洲國家,所以籌建新式海軍的清朝與日本,都是到歐洲各海軍強國考察購買軍艦。1881年,大清北洋水師從英國購入超勇、揚威2艘快速巡洋艦。而智利爽約的阿圖羅·普拉特號與這兩艘艦都是同型號,出自一個設計師,屬於姊妹艦,後來被日本海軍看中。經過一番操作,最終於1883年6月16日,日本海軍以8萬英鎊的價格買下該艦,在1883年9月19日,軍艦開回日本橫濱。

新艦名字取自日本九州地區的故稱,命名為筑紫號,1883年10月27日設定為三等艦。筑紫號排水量1350噸,乘員186人,艦長64米,全寬9.7米,吃水4.1米,動力為四臺鍋爐的往復式雙軸蒸汽機,輸出功率1887馬力,載煤300噸,最高航速16.5節,這個速度在當時可是夠快的;武器配備還是比較強,2門單裝主炮口徑達到254毫米,還有120毫米單裝炮2門,76毫米單裝炮1門,魚雷發射管2具。

筑紫號與大清北洋水師超勇、揚威2艘同型號艦的設計理念,是英國船廠一次嘗試,既以較低成本的船體,能夠承受較大鐵甲艦的炮火攻擊,並且以自身高速機動的優勢去攻擊相對速度較慢的對手。通俗點講就是為了便宜和高速,而將艦體裝甲儘可能減弱。因此,筑紫、超勇和揚威的艦身是採用木殼,外面僅包厚度只有2.5-0.68釐米的鋼板。

事實上英國皇家海軍根本不認同這種設計理念,沒有向船廠訂購此類艦隻。於是,日本海軍和大清北洋水師就成了試驗品,並且在十幾年後的甲午海戰中,超勇、揚威2艦很快沉沒,證明英國船廠設計是不成功的。

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因為日本聯合艦隊有了十幾艘大型鐵甲艦,所以筑紫號這種木殼包鐵的弱艦,並未直接參加海戰,但是卻被任命為支援地面部隊炮艦中隊的旗艦。筑紫號曾在1894年9月,率領本隊艦艇在北韓大同江上,用艦炮火力支援進行平壤戰役的日軍。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筑紫號先後在廈門和上海駐紮,以保護當地日本僑民的利益。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筑紫號已經是艘老艦,只能作為運輸艦,而支援進行對馬海戰的本國艦隊。戰後筑紫號改為魚雷訓練艦,一年多後的1906年5月25日,該艦除籍。

筑紫號退役後,成為雜役船工作至1911年12月21日,才徹底報廢。1912年,該船拆解。

6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智慧農業改變的不只是傳統農業,也創造出了新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