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安如山495

    區別是:

    淹 Yān

    〈名〉

    (形聲。從水,奄聲。本義: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義。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發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Yan River]

    淹水,一曰覆水也,出今四川寧遠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詞性變化

    ◎ 淹 yān

    〈動〉

    (1) 浸泡 [soak]

    淹芳芷於腐井兮。——劉向《九歎·怨思》

    淹之以樂好。——《禮記·儒行》。注:“謂浸漬也。”

    (2) 又如:淹薺燎菜(形容骯髒、破舊);淹漬(浸泡,淹浸)

    (3) 淹沒;沉沒 [flood;submerge]

    宅中水淹。——《北史·皇甫和傳》

    (4) 又如:淹沉(沉溺)

    (5) 逗留;挽留 [stay for a long time]

    淹回水而凝滯。——《楚辭·屈原·涉江》

    為從者之淹。——《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淹久於敝邑。

    (6) 又如:淹息(逗留休息);淹回(徘徊;逗留);淹泊(停留;滯留)

    (7) 拖延 [put off]。如:淹纏(拖延;滯留)

    (8) 離開人世 [die]。如:淹忽(去世,死亡);淹逝(去逝)

    (9) 通“醃”。以鹽漬食物 [salt]

    煎魚切肝,羊淹雞寒。——《鹽鐵論·散不足》

    ◎ 淹 yān

    〈形〉

    (1) 廣博;深入 [wide]

    平子淹通(通達),故慮周而藻密。——《文心雕龍·體性》

    淹究經術。——歐陽修《新唐書》

    (2) 又如:淹貫精微(淵博貫通、精深微妙);淹泓(淵深廣大);淹明(淵博通達);淹洽(淵博;深通);淹決(深通)

    (3) 滿 [full]。如:淹月(滿月);淹心(心滿意足)

    (4) 時間長 [long]

    淹,久也。——《爾雅》

    無令輿師淹於居地。——《左傳·成公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離騷》

    王師淹病矣。——《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5) 又如:淹留(久留);淹滯(長久停留。比喻有才德者沉淪下位或沒有升遷)

    (6) 遲緩 [slow]

    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賈誼《鵬鳥賦》

    (7) 又如:淹遲(緩慢;遲緩);淹懈(遲怠)

    (8) 氣息微弱 [weak]。如:淹黃潦倒(形容病人形貌枯槁、氣息奄奄的狀態);淹淹一息(形容氣息極微弱)

    溺 nì

    〈動〉

    (1) 沒入水中 [drown]

    嫂溺,則援之以手乎?——《孟子·離婁上》

    溺死者。——《呂氏春秋·察今》

    河中溺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資治通鑑》

    又如:溺女(將剛生下的女嬰投入水中淹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溺沒(沉沒);溺溺(沉沒);溺斃(淹死)

    (2) 沉湎,無節制 [indulge;give over to]

    困於所溺。——宋· 歐陽修《伶官傳·序》

    又如:溺信(沉迷);溺志(心志沉湎於某種事情);溺情(思想感情沉湎於某個方面);溺意(心志沉湎於某個方面);溺心(潛沉心志);溺惑(沉迷;迷信)

    (3) 陷於困境 [be stick in]

    天下溺,援之以道。——《孟子·離婁上》

    (4) 失職 [neglect]。如溺職

    (5) 假借為“弱”。水淺,意謂水弱不能勝舟 [shallow]

    (6) 另見 niào

     

    基本詞義

    ◎ 溺 niào

    〈動〉

    排洩小便。後來作“尿” [pass urine]

    賓客飲者醉,更溺睢。(更:輪番。睢:範睢。)——《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又如:溺尿(解小便);溺溲(撒尿)

    詞性變化

    ◎ 溺 niào

    〈名〉

    (1) 人或動物排洩的小便 [urine]

    中熱,故溺赤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矢溺皆閉其中。——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溺盆子(小便盆);溺壺(小便壺);溺窩子(尿坑);溺器(盛小便的器物)

    (2) 另見 nì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