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1041511013403
-
2 # like可有可無
就是“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
齊桓公九合諸侯,基本上天下所有的諸侯都開始認同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桓公在此時便將當年周天子們傳承下來的規則進行了再次昭告天下。這些規則是什麼呢?簡單的說來,就是“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
-
3 # 用戶667364761280
“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
尊周室,是對內。承認周天子和周王室的絕對權威。也即是說,如果誰不尊周室,齊華人就可以代替周天子攻打誰。周天子是上天的代理人,而齊國就是周天子的話事人。
攘夷狄,是對外。頒布這個規則的目的,在於可以團結更多周天子的嫡系諸侯,讓大家都形成共同的目標。而且,更為重要的則是,齊桓公曾經多次發動對夷狄的戰爭,這些戰爭都非齊國一國參加。齊桓公頒布這個規則的更為關鍵的目的,則是要讓天下諸侯為自己的戰爭出力。
禁篡弒,則是對當時已在盛行的內部權力爭奪的一種反對。民奉臣,臣奉諸侯,諸侯奉天子,這就是所謂的君君臣臣那套原則。但是這套規則的本質,其實就是權力爭奪。貫穿於整個春秋戰國,這種篡弒可謂屢見不鮮,就是齊桓公自己,最後也是死在了這個問題上。
抑兼并,是外交。春秋戰國,紛爭的表象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戰爭的本質則又是國家為了擴張土地做出的一種決策。但是,在周天子的那套規則裡,有一種說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大家打來打去,搶來搶去,那就是完全沒有把周天子看在眼中,本身也就是對第一個“尊周室”的反叛,那就是有錯誤的,也會受到齊國的聲討或是攻伐。
-
4 # chb老兵兵
“葵丘之會”齊桓公宣布的基本原則是“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于好。”意思就是不要再打來打去了,要和平共處。另外,齊桓公還頒布了5條禁令,要求大家遵守。
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 ——《孟子.告子下》
大意是:1、討伐不孝,不能換已經立了的太子,不能以妾為妻;2、任賢任能;3、尊老愛幼,不怠慢賓客;4、士人不能世襲官位,不能兼職,不能亂殺大夫;5、不能自己這邊修滿堤壩讓水去淹別國,災荒的時候不能阻止別人買糧食,不能有封賞不報告盟主。
這就相當於定了5條行為守則,不遵守的話大概率要被大軍討伐了。
回覆列表
答:“拘之以利 結之以信 示之以武 ”三項基本原則
齊桓公作為春秋首霸,九合諸侯,結盟天下,之所以能夠如此威信和能量,是因為齊國提出了這樣的國家戰略,《國語》記載:“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這其實提出了結黨或是結盟的三大原則,具體分析下:
1、拘之以利
首先是用利益捆綁。人與人交往和組織與組織交往都是一樣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家之所以能夠坐在一起,聯合在一起,都是因為利益的存在。想結黨或是結盟,首要的就是給其好處。有好處這才是首要的原則。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個“拘”是目的。很多人只是傻傻的對別人好,覺得自己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別人就會和自己自動聯合,這是極端錯誤的。
2、結之以信
只是用利益,這樣的話,就會樹倒猢猻散。人不是冷冰冰的動物,都是有感情的,在利益的基礎上,要建立起彼此的感情。這種感情的鞏固,和普通人所想的不一樣。很多人都是認為尊敬別人,對別人有禮貌,出處卑謙就能夠鞏固關系,而真實的職場或是人際交往,結交的核心是“信”,自己保持誠信,和誠信的人交往。“信”是彼此結交的連接點,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品質。
3、示之以武
一定要展示自己的強大,這和我們日常展示的謙虛低調是思想觀念是截然相反的。其實這就是權謀家的內心信念,持術不持信。給他好處,堅持誠信,但是,他還是會被人誘惑和策反,只有自己能夠直接毀滅他的力量,才能夠保證能夠乖乖聽話。內心的恐懼這個必不可少,但是卻不是排在第一位,很多人直接使用武力威懾,讓別人臣服於淫威,這會走春秋時期,智伯的老路,關鍵時候被人反水。
齊桓公製定的稱霸國策,以利開始,以誠信結交,以武力兜底。這就是結盟,結黨的秘密,武力這個要做廣泛的理解,在職場就是你能夠反制他的力量,結盟之中,也要永遠保證,自己能夠收拾任何的背叛者,不然之前所建立的都在流沙之上,毫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