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1717737620260
-
2 # 清風明月65591904
共工,又稱共工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西晉張湛《列子·湯問》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顓頊不合,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終。
-
3 # 鮑合法
劇傳說,開天避地時,為爭奪天下,共工氏不幸戰敗,奮而一怒,頭觸天柱不周山,使西北天塌陷了大洞,女媧鍊石補天,才使今日之天天體完整。
-
4 # 山東德齊老李
共工怒觸不周山,共工指遠古的一位部落首領。相傳共工氏掌控著洪水,後來顓頊帝也想掌控洪水,兩人因而展開了一場大決戰。最後共工氏失敗,心不甘地撞上不周山而亡。這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意思。
-
5 # mltt789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大柱子折斷了,拴繫著地的大繩子也斷了。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這裡移動;地向東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塵埃都在這裡匯集。[4]
注釋
1
共工:傳說中的部落領袖,炎帝的後裔。
2
顓頊:傳說中的五帝之一,黃帝的後裔。
3
觸:碰、撞。山名,傳說在崑崙西北。
4
維:繩子。
5
絕:斷。
6
焉:文中譯為“這,這裡”。
7
水潦:泛指江湖流水。潦,積水。
8
塵埃:塵土,這裡指泥沙。[4]
摘要
《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著名的上古神話傳說。又名共工觸山,且與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並稱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共工,又稱共工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西晉張湛《列子·湯問》中記載,傳說共工素來與顓頊不合,發生驚天動地的大戰,最後以共工失敗而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終。[2]
作品賞析
本文意思是: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為帝,失敗了,于是共工發怒(用頭)去撞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太陽、月亮、星星都朝西北方移動;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湖流水都朝東南方向流去。
這則神話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鬥爭同時涉及到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來解釋“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動”“江河泥沙都朝東南方向流去”的現象。[3]
創作背景
《共工怒觸不周山》出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哲學著作。[1]
作者簡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屬於雜家作品。
《淮南子》相傳是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後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其歸入“雜家”,《四庫全書總目》亦歸入“雜家”,屬於子部。
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糅合了陰陽、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鴻”是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東漢高誘《淮南鴻烈解序》)。作者認為此書如道一樣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
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劉文典寫有《淮南鴻烈集解》。
查
-
6 # 吃雞腿的小李
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繫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
7 # 不存在多次
從前,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王(共工:傳說中的部落首領。顓頊:傳說中的五帝之一,黃帝軒轅氏的孫子),(共工)發怒撞不周之山(觸:碰,撞。不周山:傳說中的一座大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撐,地的四角有大繩拴掛),系掛地的繩子斷了。
天向西北方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動(焉:代詞兼語氣詞,與“于是”或“於此”相當);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東南角流去(潦:積水。
水潦,這裡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塵埃:塵土,這裡指泥沙。歸:歸向,這裡指流向)。
回覆列表
原文:《共工怒觸不周山》佚名 〔未知〕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