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5
回覆列表
  • 1 # 老沈man

    一、唐代宗教樂舞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了古絲路沿線的各個地區的舞蹈文化元素。

    當時,這些地區大都信仰佛教,向唐王朝傳入了很多佛教樂舞。比如,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驃國(位於今緬甸)樂傳入長安(今陝西西安)。驃國樂共有12首樂曲,包括樂舞作品和器樂作品。其中曲名如《佛印》《禪定》《甘蔗王》(意為“佛教民如蔗之甘”)等,都是佛教樂舞,“樂曲皆演釋氏經論之意”。(《舊唐書·驃國傳》)

    對此,唐代詩人留下了眾多詩篇。白居易《驃國樂》詩:“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元稹《驃國樂》詩:“促舞跳趫筋節硬,繁辭變亂名字訛。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空傞傞。”這些詩句是對其舞姿的生動描繪:舞者頭梳椎髻,佩戴珠纓花鬘,在玉螺和銅鼓的伴奏下,如龍蛇蜿蜒般地舞蹈(這種舞蹈在南傳上座部佛教流傳地區至今流傳)。

    古絲路上的佛教樂舞為中國傳統佛教樂舞注入了新的元素。佛教初傳中國,佛曲念唱都使用梵音梵文。但是當時傳入的佛曲在音節上適應不了漢語歌詞;而用漢曲來詠唱梵文則語音與樂調無法協調,所以採用說唱形式的“俗講”。(參見慧皎《高僧傳·經師論》)而古絲路上傳入的佛教樂舞為此提供了新的解決辦法,因此被廣為接受。所以白居易《驃國樂》詩中寫道:“聞君政化甚聖明,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

    二、道教神仙世界,是唐代詩歌和樂舞重要的表現內容。

    詩歌中馳騁瑰麗的想象和樂舞中絢爛華美的藝術,表現了對道教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向往。比如,李賀《李憑箜篌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這首樂舞詩運用奇特絕妙的聯想,生動記錄了樂舞表演的高超技藝,同時用文學語言傳神地再現了樂舞中表現的神仙世界:詩歌起句寫箜篌、演奏時間、地點,隨即就開始描述箜篌聲的優美:浮雲為之凝滯,傳說善於鼓瑟的江娥與素女也被樂聲感動;不但人間陶醉在美妙的弦歌聲中,樂聲甚至傳到仙府、神山,紫皇(天帝)動容,女媧聽得入迷,神嫗感動不已,月宮的吳質(吳剛)倚著桂樹,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不肯離去……這首詩將外在物象和內在情思融為一體,想象豐富、設色瑰麗,後人將其與白居易《琵琶行》並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

    三、在唐代,樂舞被運用於很多宗教活動中,比如祭神、祈雨等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祭祀樂舞。

    很多詩歌都描繪了用於娛神的民間祭祀樂舞。王維《涼州郊外遊望》詩:“野老才三戶,邊村少四鄰。婆娑依里社,簫鼓賽田神。灑酒澆芻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紛屢舞,羅襪自生塵。”詩歌描寫了唐代涼州(今甘肅武威)鄉村賽神活動的場景,展示了當時邊塞農村的人文景觀。詩中既描繪了“賽田神”的過程,也描繪了賽神活動中祭祀樂舞的情況:在簫、鼓伴奏下,翩翩舞者步履靈動,羅襪輕揚霧似的芳塵。王睿《祠漁山神女歌》中“蓪草頭花椰葉裙,蒲葵樹下舞蠻雲”的詩句,描繪了迎神樂舞的情形:舞者頭戴蓪草、著椰葉裙,在蒲葵(棕櫚)樹下起舞,舞姿優美奇特。劉禹錫《陽山廟觀賽神》中“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婆娑起醉顏。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蹋竹歌還”的詩句,描繪了朗州(今湖南常德)賽神中的樂舞。

    唐代在歲終除夕日要舉行“儺祭”用於驅鬼逐疫。在這一活動中的樂舞被稱為“儺舞”,有固定的舞蹈和伴奏。通常宮廷中的儺舞以鼓、鉦為主要樂器,參與者有數百人之多,稱為“大儺”。民間的儺舞則要簡單、隨意得多,唐詩中對這一場景也有很多描繪。孟郊《弦歌行》詩:“驅儺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褌行戚戚。相顧笑聲衝庭燎,桃弧射矢時獨叫。”詩歌表現了瀨水(今江蘇溧陽)河畔鄉村儺祭的場景,對儺舞的描繪自然、生動:舞者穿戴各種奇怪的衣著、頭飾、面具,手裡拿著茅鞭、桃木弓等,隨著鼓和長笛聲一起舞蹈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