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盈盈6319
-
2 # 隨緣5967925948501
一、上元節的起源:從祭祀太一開始
上元節又稱元宵節、元夕或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史記·樂書》記載:
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漢武帝在正月十五那天祭祀“太一”,因此形成傳統。按照中國道教的說法,上元屬於道教“三元節”之一。也有人認為,上元節這天主要以觀燈類活動為主,和佛教燃燈也有一定的關系。但學界普遍認為,司馬遷所記載的祭祀太一,是上元節最早的記載。
上元節的時間是在正月十五,很長一段時間內,它總被看作是新年(春節)的一部分。在古代,只有過了正月十五,才算把“年”過完。
上元節最早是祭祀的日子,古代人類在長期和自然做鬥爭的同時,為了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出現了許多信仰。用火炬“燔柴祭天”成為人類長期以來祭祀的主要方式。《禮記·月令》記載:
立春之月,日在營室,其祀戶……天子乃以元日祈谷與上帝。
可以看出,在元月祭祀上天的目的在於期盼豐收,又因為正月十五是元月的月圓之日,因此在這一天祭祀逐漸成為慣例。
有關上元節節日習俗的明確記載,最早是在魏晉南北朝。《北史》雲:
自魏氏舊俗,以正月十五日夜為打蔟戲,能中者即時賞帛。
也就是說,從北魏開始,正月十五夜裡就開始由“打蔟”這樣的習俗。《北齊書》記載:
武定三年正月十五日,因高祖夜戲,謀將竊發。
可以看出,正月十五夜裡的活動,皇帝也會參加。所以,到了隋唐時期,上元節的習俗逐漸發展,已經包括:打蔟、迎紫姑、祭蠶神、耍百戲等各種習俗。
二、唐朝上元節的習俗:唐朝節日也豐富
1.觀燈:
那問題來了,上元節為何會和“燈”聯繫在一起呢?《史記·樂書》記載:
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行經於祠壇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倶歌。
漢武帝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時候,要從黃昏開始,到第二天天亮結束。因為是皇帝親自祭祀,漫漫長夜,必然少不了燈火通明。據清朝趙翼在《陔餘從考》中說:“漢家祀太一,今人張燈是遺其事。”
因此,觀燈的習俗就在宮廷中流傳了下來,到了唐朝才從宮廷傳到民間。不管是觀燈,還是燃燈,都和燈與火有關。因為火是最早的照明工具,也是人類與自然鬥爭中的精神武器。因此,上元節和祭祀“火神”也聯繫到了一起。到了上元節這一天,每家都會點燃火把,或染上燈籠,逐漸蔚然成風。關於觀燈習俗的變遷,下文還會詳細描述。
2.迎紫姑:
唐代上元節有迎紫姑的舊俗,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在他的《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中寫道: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這裡的“塞”,所以一種迎接方式。紫姑又名“廁神”,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古人默默將自己的心事說與紫姑聽,有助於願望的達成。
3.祭祀蠶神:
傳說蠶神是黃帝的妻子,每逢上元節,都會由宮中的皇后祭祀蠶神,民間亦祭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南朝時期,正月十五當天,養蠶的家庭會做好豆粥,在上面加一些油膏、糕糜之類的東西,放在門口祭祀蠶神。希望蠶神能夠護佑他們一年的順利生產。
4.耍百戲:
所謂“百戲”,是指民間的樂舞雜技的總稱。《玄怪錄》記載:
開元十八年,正月望夕,燈燭華麗,百戲陳設。
說明在唐朝上元節就有了耍百戲的習俗。百戲出自漢朝,最早是指人們扮成動物的一種遊戲。到後來後來,演變成舞龍舞獅的大型遊戲,十分壯觀,為上元節增添熱鬧氣氛。
5.夜遊之俗:
唐朝時期,夜遊之俗包括遊玩和觀燈,即可以說是娛樂,也可以說是表達情感。唐朝實施嚴苛的“宵禁”政策,黃昏時候街鼓聲一響,百姓都必須返回自己的“坊”內,不得外出,否則會被官府抓走問罪。但到了正月十四當天夜裡,會取消宵禁一日,百姓可以出來夜遊。因為宵禁只取消一日,所以上元節的夜遊之俗顯得彌足珍貴。
6.踏歌:
踏歌是一種歌舞的提現,將歌曲和舞蹈相結合,可以為節日增加氛圍。《舊唐書》記載,唐玄宗上元節的時候場面非常宏大,城中百姓紛紛踏歌助興,連宮外的長安縣和萬年縣也都參與其中。踏歌,最早出自《呂氏春秋》:
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
這裡的“投足以歌”即是踏歌的意思。踏歌是一種祭祀祖先、歌頌勞動的表達方式,和上元節在功能上相結合,是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許。
回覆列表
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晒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火把也逐漸變為了彩燈。
自唐朝中期以來,元宵節發展成為了中國全民性的狂歡節,因此元宵節是把傳統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