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戶4064372503201
-
2 # 雨瀟影視
1、司馬遷
司馬光從小讀書刻苦勤奮,他覺得自己記憶力不行,背課文記生字總是沒有別人快,就暗自說:“讓我下苦功,來增強記憶力吧!”于是,他試著對課文多念多背。
別人背兩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這樣一來,時間就不夠用了。放學後,也得擠出時間來讀書。特別是晚上,玩耍一陣後,他便讀起書來,這一讀,讀得很晚。
到第二天,還要早早地起床,進行晨讀。由於晚上睡得遲,他常常睡過頭,耽誤了早晨讀書。“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想讓母親來喊醒自己。
但母親心疼他,不想讓他讀書讀得這麼苦。有一天,司馬光看見後院一段圓木頭,靈機一動,心裡想:“有辦法了!”司馬光把圓木頭擦乾淨,放在床上當枕頭
他枕著圓木頭睡,一翻身,圓木頭就滾動,把他驚醒。這樣,他就不會睡過頭了。一天,媽媽在床上發現了這根圓木頭,正想扔掉,司馬光說:“母親,千萬不要扔,這是我的警枕。”母親聽他一解釋,感動地說:“孩子,用功讀書是好事,但也不要累壞了身體呀!”司馬光回答:“母親放心,孩兒不是小傻瓜,不會累壞身體的。”
2、李時珍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著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
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
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藥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
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
回覆列表
1、李時珍從1552年著手編寫《本草綱目》,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後歷時27年。編著時間長,規模龐大,《綱目》一書,乃父乃子及弟子龐鹿門均參與編寫,次子建元為書繪圖,體現了李時珍持之以恆的精神。
2、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齊白石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裡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3、愛迪生研製電燈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用了45個小時之後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