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用戶9397021862136

    “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生的問題還悟不透呢,如何知道死呢?

       

    這句話本意是說,人生中有很多可以去做的事,人們窮其一生,也沒有把人生過好,沒有把該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

    再去考慮死的問題,實在是多餘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華人傳統的道德理想。

    01

       

    生而為人,總要不枉來人世一遭,要不斷提昇自己,在每個年齡段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到“不憂、不惑、不懼”。

       

    一個人有了大的格局,內心寬厚仁慈,可以忽略很多無關緊要的細節,不糾纏於小的得失。

    這樣,才能做到內心安靜、坦然。這是“仁者不憂。”

       

    面對人世間的紛繁與榮華,做好自己的事,明白如何取捨,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明白通俗意義上的成功,有努力,也有機遇。因此不會糾結於功名利祿。

    這是“智者不惑”。

       

    當內心足夠強大,足夠開闊,從容生活,能夠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地處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就做到了“勇者無懼”。

       

    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內心安定,榮辱不驚,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大智慧。

       

    02

       

    除了修鍊自己,約束自己的心性和行為,還要把家庭的事情管理好,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還要對大地上的自然和萬物,有一種敬畏、順應、默契的態度。

    要造福社會,心繫蒼生。

       

    一生無怨無悔地度過,在該奮鬥的年紀奮鬥了,該養成的品格養成了。

    一生淡定從容,做了許多有益於社會的事,想想這才是無悔的一生。

    蓋棺定論的時候,那就交給世人去評價吧。

       

    其實,人生苦短,一個人,有笑對人生的能力,才會有享受人生的權利。

    人生的悲劇不是沒有實現目標,而是沒有目標可實現。

    或許,等到若干年後,這世間,我們追求的東西,一個都帶不走。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分虛榮。一切,都成了過眼煙雲。

    若人生是一場旅行,不問最後得到了什麼,去過哪裡,最重要的是,看風景的心情。

    生命的體驗,以及不負韶華的不焦、不躁,不羞、不悔。

  • 2 # 用戶8441722670639

    孔子一再警醒世人,“慮之不遠,其憂即至”。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動不居的特性正是謀事要“生於慮”的深刻背景。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充滿了先人智慧的這句諺語,告誠人們不要忘卻了遠景期待,而只盯著眼前的事物。孔子一再警醒世人,“慮之不遠,其憂即至”。荀子說得也很通俗:“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豫則禍不生。

    雖然今天的時空環境同先賢們所處的時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並無二致。在瞬息萬變的當今時代,要想掌握推動事物發展的主動權,就必須未雨綢繆。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