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用戶3526872685085823

      -----------水粉篇---------

      

      在《齊民要素》裡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 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晒,晒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於這種制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制作米粉,仍然採用這種方法。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宮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摻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迎蝶粉”。

       在宋代,則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製造流程====:

      把上好的當年新米,泡在水裡,過個十天左右,等酸味彌漫時,撈將出來,用磨子推成極細的粉末漿。然後澄在一旁。等到清水跟粉漿分開時,將清水潷出倒掉。當剩下的水分蒸發殆盡後。用竹片颳去表面的一層比較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細膩的成品了。

      

      

      ---------------胭脂篇-------------

      

      胭脂是古代婦女常用的化妝品,歷代典籍中有關胭脂的寫法有很多,如“焉支”、“煙支”、“鮮支”、“燕支”、“燕脂”、“閼氏”等等。

      

      據說胭脂傳入中原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所謂“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後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豔的紅色顏料。

      

      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這兩種胭脂都可經過陰干處理,使用時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塗抹。

      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 義

      

      

      ========制作流程========

      

      

      1、把胭脂花、玫瑰、梔子或者任何紅色花朵,細細碾碎,用細沙濾去渣滓,晾乾汁液,滴上一點點桂花油,就是胭脂。有花朵般豔麗的顏色和香味。

      

      2、摘取清晨的紅藍花,最好是帶露水的,像搗藥一樣搗成漿汁,加清水包在紗布裡絞去黃汁,再加酸栗子淘米水一起像淘米一樣淘,黃色素被溶解,再絞,剩下的就是紅色素。紅藍花有兩種色素,紅色素與黃色素,後者難染色,故分離。加防腐劑陰干,就得到很紅很紅很豔很豔的胭脂了。顏色可以自己加別的粉調。

      

       除了紅藍外,制作胭脂的原料還有重絳、石榴、山花以及蘇芳木等。重絳是一種絳紅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較濃重,不及紅藍鮮豔透明。在漢魏時常常被用來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種紅色顏料,在隋唐時常用來煉染女裙,時稱“石榴紅裙”,但也可用來製成胭脂。

       與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種野生植物,經過提煉加工,則可為化妝材料。蘇方木也名“蘇木”,它的顏色雖比較黯淡,但作為染料餓歷史卻很長,早在魏晉時期就是一種主要的紅色染料。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