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戶884368160

    月相變化規律:新月→娥媚月→上弦月→凸月→望月。

    這是由月地日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初一:地、月、日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在中間,月球亮面背向地球,沒有月相(看不到)。然後隨月球繞地球向東公轉。亮面朝向地球逐漸增多。月相也逐漸變大。

  • 2 # 飛霞雲天OK

    1、在農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

    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2、新月過後,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而向旁邊偏了一些,即月球位於太陽的東邊。

    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鐮刀形,凸面對著西邊的太陽,稱為娥眉月。娥眉月日出後月出,日落後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後的一段時間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約在農曆每月初七、初八,由於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成為直角,即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

    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亮面朝西,呈半圓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上半晚可見。

    4、在農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月相變成凸月。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農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

    由於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θ(θ平均值為5°09′),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滿月在傍晚太陽落山時的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子夜時位於正南天空,清晨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過幾天,農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變成凸月,月面朝東。此時為黃昏後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見。

    7、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

    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時高懸,於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8、再過幾天,農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變成娥眉月,亮面朝東。此時子夜後月出,黃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見。

    月球隨後繼續向東運行,又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相變為朔。可見,月相的變化依次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殘月。月球繞地球公轉一週,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即月相變化的週期,叫做朔望月。

  • 3 # 空曠沈易

    月相是日月黃經差度數(以下的度數就是日月黃經差值)來算的,共劃分八種:

    新月(農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為農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農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農曆初九左右-----農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滿月(望日,農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殘月(農曆十六左右-----農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農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農曆月最後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以上有四種為主要月相為:新月(農曆初一日),上弦(農曆初八左右),滿月(農曆十五日左右),下弦(農曆二十三左右),它們都有明確的發生時刻,是經過精密的軌道計算得出的;

  • 4 # 被遺棄的桔子皮

    農曆上半月的變化規律是上弦月逐漸變滿,到每月十五久成了滿月。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