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今長安

    清朝擁有兩套軍事體系,一套八旗,一套綠營。而總兵,就是綠營體系內的軍事長官。

    按清朝的綠營軍制,一省綠營兵馬由提督負責節制,下設鎮、協,營、汛,而一鎮之最高軍事長官,即為總兵,官階為正二品清朝全國設總兵83名,其中陸路總兵70名。大致來說,平均一省置3至4鎮,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軍分區或警備區。清朝全國綠營兵力63萬,拋去總督直轄的督標、巡撫直轄的撫標和水軍,大概還剩50萬上下。估算一下,總兵所轄一鎮大概有7000人,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師長。但實際上全國諸鎮的兵力部署並非平均分配,有的鎮轄兩三千兵馬,有的能達到上萬人。

  • 2 # 丹輝欣

    清朝總兵到底是個多大的官?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印象,乾隆年間,總兵是正二品大員!

    正二品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在我們印象中很大的官比如說總督就是正二品,而巡撫還要低一級,為從二品,足見總兵是個很大的官。

    總兵是從明朝開始出現的,但並不作為官職,只是皇帝臨時派遣,比如說靖難之役中,朱允炆派遣李景隆統帥大軍討伐朱棣,給他的頭銜就是總兵官。到了明朝末期,邊疆戰事頻繁,特別是關外女真人的崛起,朝廷需要時刻派遣武將坐鎮,于是總兵逐漸固定為官職,而能當總兵的都是大神,特別是九邊重鎮的總兵,比如說遼東總兵李如松,麾下關寧鐵騎讓女真人聞風喪膽,還有駐防過山海關總兵戚繼光等等,明末能叫得上名的大將基本都是一方總兵,如吳三桂、祖大壽等等。

    滿人入關之後,並沒有廢黜總兵,卻開始著手削減總兵權力。順治年間督察院御史施維翰上奏提出文官節制武官,由總督、巡撫節制提督、總兵;三藩之亂時,左都御史吳典在給康熙的奏摺中提出削減總兵實力,推行小鎮。“鎮”指的是總兵鎮守的區域,推行小鎮就是把原來總兵鎮守的區域劃分為幾個小區域,均派總兵鎮守,于是全國總兵人數從明朝時期的二十餘人一下子增加到83人,實力大為削弱。

    那麼清朝時期總兵統領多少人呢?首先必須清楚,總兵統領的是綠營兵,八旗歸屬都統,後面會介紹下清朝的兵制,包括將軍、都統、提督、總兵之間的關系;清朝巔峰時期全國有614防營共計63萬綠營兵,總兵統領兵員從1.5萬到數百人不等。

    接下來說說清朝的武官體系,在《雍正王朝》中有“撫遠大將軍”,還有盛京將軍,在《武狀元蘇乞兒》中還有達叔扮演的廣州將軍(藉此緬懷下達叔),此外九門提督、水師提督、都統等等官職,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關系?

    先從官階上看,將軍、提督、都統都是從一品高官,總兵是正二品,低一級,而撫遠大將軍並不是常設,只有皇帝派遣時可以任命,比如說康熙任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平定青海叛亂,得勝回朝之後會自動卸任撫遠大將軍。

    清朝在各地會有駐防將軍,乾隆年間根據駐地一共有14位將軍,分別是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綏遠將軍、江寧將軍 、成都將軍、西安將軍、寧夏將軍、荊州將軍、杭州將軍、福州將軍、廣州將軍。其中盛京、吉林、黑龍江、烏里雅蘇臺、伊犁五大將軍的轄區內沒有總督和巡撫,故將軍是該轄區內的最高軍政長官,權力極大,基本上相當於藩王了。

    清朝軍事體系分為八旗兵和綠營兵,駐防將軍和都統是各地八旗兵的最高統帥,在有駐防將軍的區域,通常會設立副都統,協助將軍管理八旗事務。綠營兵的最高統帥是提督,管理一省或者兩省內的綠營兵,如果有水軍還會設立水師提督,全國共12個陸路提督和3個水路提督。提督下轄總兵,管理各自軍鎮內的事務。

    八旗、綠營和地方行政體系相互獨立,但是從地位上來看,八旗所屬的將軍、都統為尊,其次是總督、巡撫等地方大員,最後是綠營所屬的提督、總兵。

  • 3 # 手機用戶68408583456

    清朝最巔峰時期,全國共計83個總兵擁有63萬綠營兵,平均下來每個總兵旗下有7590人

    ,但是真實情況下,總兵所轄的鎮大小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兵力也不會是平均分配,在比較重要的防守之地,總兵的兵力最高可達兩萬多,而在一些不重要的鎮,總兵只有幾百或者幾千的兵力。,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 4 # 用戶2176643199934872

    清朝的總兵相當於集團軍軍長,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總兵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平均下來統兵人數在8.9千人左右吧!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