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6
回覆列表
  • 1 # 用戶5248460270965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同樣也見證了不同地區的歷史發展,如今全球大部分地區的人們,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基本已經可以解決溫飽問題,這多少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中世紀的窮人,又能吃什麼呢?不妨讓我們來好好看看。首先來說說歐洲。

    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0世紀這一段歲月,是歐洲糧食環境最為困難的百年,因為天氣變化以及戰亂的影響,饑荒時常發生。南歐地區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而憑借畜牧業,北歐卻以動物作為食物來源。

    到了中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迎來了人口的爆發期,從小麥轉變為開始廣泛種植大麥、燕麥、斯佩爾特小麥等穀物。

    對於中下層的居民來說,穀物以及豆子,成為了基本的伙食來源,農民和貴族都吃麵包,但是兩者製作成分,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以小麥精細麵粉制作,並且用鮮美的啤酒酵母代替普通的發麵團,故而又被稱之為皇后麵包,至於下層居民常吃的黑麵包,則是混合了小麥和麩皮,這導致黑麵包堅硬無比,有的製作者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更是摻雜了大量木屑或者是其他雜物,導致麵包堅硬如鐵。

    因此黑麵包需要用小刀切割食用,而到二戰期間,列寧格勒圍城戰役的蘇軍士兵,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依然是靠著這種黑麵包渡過難關,在一部分歐洲文學作品當中,黑麵包掰碎然後煮湯喝,也成為了常見的餐桌文化。

    相比之下窮人的另外一個餐桌常見客戶,便是豆子,燉豆子(Baked Beans)對於英華人而言,其歷史地位就相當於華人和米飯,俄國德華人於馬鈴薯一般重要,至今依然是十分常見的食品,過去也受到了大量窮人擁躉。

    豆子的種類,一般是豌豆或者蠶豆,早期農民的湯料中很少有肉,往往豆子就是主要成分,除此之外,晒乾的豆子,也方便人們的保存。

    當歐洲窮人只能吃黑麵包、煮豆子的時候,古代的中國窮人家,又在吃啥呢?周朝以前,中原地區最常種植的糧食為“粟米”,也就是小米,而在周朝以後,小麥作為糧食作物逐漸開始普及,因此開始轉變為麵食,到了漢朝時期,西域的燒餅做法和大豆傳入中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可能。

    當然了,一旦遇到各種災荒,種地顯然不能維持生存,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野菜,中國是野生蔬菜利用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野菜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不單單是窮人,不少富貴人家依然被野菜吸引,比如晉朝人張翰,在洛陽當官的他,僅僅因為思念家鄉的蓴菜,于是索性辭了官歸隱家鄉,從而有了“蓴鱸之思”的典故,蘇東坡品嘗蘆蒿後也是讚不絕口。寫下“初聞蔞蒿美,初見新芽赤”。

    而在過去,麵條菜、 薺菜、 馬齒莧、 蕨菜、 水芹等,也經常上普通百姓的餐桌。而隨著番薯等耐旱植物引進中國,明清時期的人口,也迎來了一番大爆炸。

    但是正是在16世紀以後,歐洲和中國的伙食差距,也在逐漸拉開,歐洲憑借生產力的發展,以及航海業的繁榮,伙食逐漸變得豐富,首先從一日兩餐轉變為了如今常規的一日三餐,在食肉量上,也逐漸超過了同一時期的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

    在乾隆所在的工業革命時期,一位英國農民的餐桌上已經有面包,奶酪,啤酒,蔬菜和燕麥餅等豐富餐飲,時不時還有醃肉享用。

    光緒年間,一位沙俄出訪清朝的使臣,在目睹清朝民間後曾經如此評價:“帝國最差的監獄也要比清朝農民吃得好。”他的話並非空穴來風,沙俄最艱苦的阿卡圖依監獄,每天的口糧為1.2公斤麵包和200克肉,這對於當時的清國居民而言,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