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用戶5712975891471

    最近人人都說創新,大家也都明白,創新對於大到一個國家的崛起,小到個人的事業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事情。自古以來,每一次技術創新,也都為人類社會帶來了長遠、不可逆轉的改變。可是,創新的源頭究竟是哪裡?我們應該如何鼓勵和發展創新?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思想大創新的時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可以說,後來影響中國歷史幾千年的各種思想,都在這個時代提出的思想體系裡打轉。即使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和本土的思想融合,產生了非常多的、和原始佛教不太一樣的變異。

    而諸子百家的思想,之所以出現在春秋戰國,與這個時代是一個“有序競爭”的時代密切相關。這個時代既不同於秦、漢的大一統,也不同於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殘酷廝殺。在這樣一個競爭的年代裡,各國君主為了自己國家的富強,不得不使用最新的思想。而有序則保證了這種競爭,不會是一種毀滅式、不擇手段的競爭。

    在現代企業裡,我們也看到同樣的事情。如果是完全無序的競爭,那麼我們就會看到各種抄襲、價格傾銷、壟斷充斥市場(還記商人們當年為了賣出更多的油燈,不擇手段打擊電燈的歷史)。而如果完全沒有競爭,那麼現代經濟的活性就無從談起。

    另一方面,創新也需要極少的管制。當一個社會、一個企業、一個家庭的文化是管制與制約時,創新的動力就會被天然抹殺。

    從本質上來說,創新的精神,是對現有商業氛圍、條件、規律的挑戰。而管制主導下的文化,則會天然地鼓勵大家參與到現有制度的框架裡,靠循規蹈矩、打卡點卯過日子。這兩種氛圍,是不兼容的。

    我家隔壁有個不錯的公園,進門的地方寫著一個大牌子,上面列了七八個不許,其中有一項,不許玩航模。我周圍很多朋友,家裡也有不少規矩,常見的一條就是不許養寵物。那麼,一個小時候沒地方玩航模、家裡沒有小動物的孩子,我們如何能指望他/她長大以後,會突然對科技、生物感興趣呢?

    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的公司,比如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甚至有一些對沖基金公司,都是從車庫裡搞出來的。那麼,為什麼是車庫,而不是書房、不是客廳呢?因為在家庭裡,車庫往往是最亂的地方,也就最沒人管。而書房、客廳,都是規矩很多的地方,這裡不能亂、那裡不能髒。只有在管制最少的地方,才最有可能搞出思想的火花。

    在國際競爭格局裡,亞洲城市的創新能力往往不如歐洲,歐洲又不如北美,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亞洲的住房普遍比較小(看看日本和香港就知道),歐洲的住房往往不如北美大。太小的住房會導致人們沒有地方“瞎折騰”,而沒有地方瞎折騰,一切都中規中矩、按照現有的規則來,就不容易有創新。

    其實,深圳之所以超越北京、上海、香港這些原本有先發優勢的城市,成為中國的創新之都,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深圳擁有更少的原有經濟結構、更簡單而沒有歷史積澱的社會構成,從而擁有更大的“瞎搞”空間。

    最後,創新還需要極高的容錯能力。在硅谷,初創企業的死亡率之高,甚至被一些資深市場人士比喻為“成功率幾乎等於買彩票”(類似的分析可以參閱吳軍先生的一系列書籍)。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到今天還在主導這個社會的,基本只剩下儒道兩家,連兵家、縱橫家這樣稍微大一些的思想流派,都已經幾近式微。

    而這樣的高傷亡率,就需要具有極強容錯能力的家庭、市場、社會去包容它。我們不可能指望投資全都盈利、項目全要成功、市場天天上漲、子女門門功課成績優秀,然後還能順順利利地搞出了不起的創新。創新帶來的巨大回報,一定是與大量試錯、失敗、損失掛鉤的。

    從長遠來看,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而“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果希望得到一流的創新能力,那麼有序的競爭、微少的管制、極強的高容錯能力,就是創新能力的根本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