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俊峰
-
2 # 用戶1068343533777966
開普勒式望遠鏡,折射式望遠鏡的一種。物鏡組也為凸透鏡形式,但目鏡組是凸透鏡形式。這種望遠鏡成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但視場可以設計的較大,最早由德國科學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於1611年發明。為了成正立的像,採用這種設計的某些折射式望遠鏡,特別是多數雙筒望遠鏡[1]在光路中增加了轉像稜鏡系統。此外,幾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的光學系統為開普勒式。 開普勒式原理由兩個凸透鏡構成。由於兩者之間有一個實像,可方便的安裝分劃板(安裝在目鏡焦平面處),並且性能優良,所以目前軍用望遠鏡,小型天文望遠鏡等專業級的望遠鏡都採用此種結構。但這種結構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間增加正像系統。 正像系統分為兩類:稜鏡正像系統和透鏡正像系統。我們常見的前寬後窄的典型雙筒望遠鏡既採用了雙直角稜鏡正像系統。這種系統的優點是在正像的同時將光軸兩次折疊,從而大大減小了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透鏡正像系統採用一組複雜的透鏡來將像倒轉,成本較高,但俄羅斯20×50三節伸縮古典型單筒望遠鏡既採用設計精良的透鏡正像系統。 開普勒式望遠鏡看到的是虛像, 物鏡相當於一個投影儀,目鏡相當於一個放大鏡. 伽利略望遠鏡: 物鏡是會聚透鏡而目鏡是發散透鏡的望遠鏡。光線經過物鏡折射所成的實像在目鏡的後方(靠近人目的後方)焦點上,這像對目鏡是一個虛像,因此經它折射後成一放大的正立虛像。伽利略望遠鏡的放大率等於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的比值。其優點是鏡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視野比較小。把兩個放大倍數不高的伽利略望遠鏡並列一起、中間用一個螺栓鈕可以同時調節其清晰程度的裝置,稱為“觀劇鏡”;因攜帶方便,常用以觀看表演等。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由一個凹透鏡(目鏡)和一個凸透鏡(物鏡)構成。其優點是結構簡單,能直接成正像。 你可以用很低的費用制作一架伽利略式望遠鏡。從文化用品商店買一塊直徑、焦距大一些的眼鏡片作為物鏡和一塊焦距、直徑較小的透鏡作為目鏡。用膠水和小槽把兩塊鏡片裝在硬紙筒內,再做一個簡單的臺座,于是一架能夠看到月亮上的群山、銀河中的繁星和木星的衛星的望遠鏡便製成了。想想看,伽利略就是用這人發現的。但是切記,不要通過望遠鏡直接觀察太陽,以免高溫灼傷眼睛!伽利略的折射望遠鏡有一個令人討厭的缺點,就是在明亮物體周圍產生“假色”。“假色”產生的癥結在於通常所謂的“白光”根本不是白顏色的光,而是由組成彩虹的從紅到紫的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當光束進入物鏡並被折射時,各種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因此成像的焦點也不同,模糊就產生了。
回覆列表
硬件型號:美國星特朗折返式天文望遠鏡
系統版本:望遠鏡系統
伽利略望遠鏡和開普勒望遠鏡的區別如下:
一、結構不同
1、伽利略望遠鏡有一個凸透鏡,一個凹透鏡,中間存在實像,伽利略式望遠鏡的焦點在目鏡之後,可以在實像面上放置分劃板。
2、開普勒望遠鏡有兩個凸透鏡即物鏡是凸透鏡,目鏡也是凸透鏡,中間不存在實像,開普勒望遠鏡的焦點在物鏡與目鏡之間。

二、成像不同
1、伽利略望遠鏡成像為成正立的像。
2、開普勒望遠鏡成像為成倒立的像。
三、視野和尺寸不同
1、伽利略望遠鏡,一個放大鏡,倍數小的,是物鏡。一個凹透鏡,度數大的,是目鏡,鏡筒短而能成正像,但它的視野比較小。
2、開普勒望遠鏡,物鏡是放大倍數小的,目鏡是放大倍數大的,這種結構視野寬,倍數容易大,鏡筒較長,視野比較大而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