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4
回覆列表
  • 1 # 不真實的人

    滿族人早期稱肅慎人,戰國時期肅慎人改稱挹婁,漢朝及南北朝時期挹婁人又改叫勿吉,隋唐時期勿吉人又改叫靺鞨(mohe),五代至北宋初期靺鞨人改稱女真,遼朝建立後又將歸順遼朝的女真人稱為熟女真,建立後金的女真人因為反遼,被稱為生女真,宋蒙聯合滅金以後,熟女真和生女真一律都稱女真。1636年天聰年間,皇太極繼位改國號大清後,特別是有入住中原企圖後,考慮到歷史上女真人與漢人的尖銳矛盾,靖康之恥的心理陰影,皇太極將努爾哈赤系子孫改稱“滿州”,民國時期為防止民族爭鬥,倡導五族共和,滿洲女真被稱為滿族,進而將整個女真人都稱為了滿族人。

  • 2 # hjiijhheedygvjj665

    旗人間的稱謂,因人而異。多是以名上第一字為姓。如某人名祥某,若是一般平民百姓,則稱祥子;若是商號老板等稍有頭臉的話,則稱祥爺,若是當個一般的小官則稱祥老爺,官至知府,同知一流的則稱樣大老爺;官至道臺以上的則稱祥大人;若是官至極品,當個宰相、大學士、軍機大臣什麼的,則稱為祥中堂了。

      官員間的稱謂也各有所循,同知,州縣等官見了上司自稱卑職,知府對上司自稱卑府,道臺對上司自稱職道,藩臬對上司自稱司裡。上司對下屬不能呼名字,稱之曰“老兄”,自稱兄弟,但下公事時,在札示渝貼上,則稱之曰“該府該縣”,但口頭上則呼之曰“某大哥”。其他如大臣對皇帝的稱呼,大臣間的相互稱呼,對太監的稱呼,對宮女的稱呼等,還有許多分別

  • 3 # 思緒隨便飄


    由於滿族語言與漢族不同,稱呼也與漢族不同。

    1、滿族對父親曰“阿瑪”,母親曰“額娘”,大伯曰“昂邦阿瑪”,叔叔曰“昌克赤”。子曰“濟”,女曰“義而漢濟”,夫曰“畏根”,妻日“義而漢”,娣曰“格格”,妹曰“嫩”。祖母曰“太太”,祖父曰“達達”。岳父曰“阿母哥”,岳母曰“額母哥”。

    2、滿族稱爺不是祖父的意思,而是對男性的尊稱。滿族稱奶奶,不是祖母的意思,而是對女性的尊稱,因此,“旗人男稱爺,女稱奶,乃極尊貴之名稱”。滿洲貴族稱男僕人為阿哈,稱女僕婦為媽媽或嬤嬤。

    3、滿族稱謂與漢族不同,漢族以姓相稱,滿族人多以名上第一字相稱。如,此人名祥某,他若是販夫、走卒則稱祥子;他若是商店老板或稍稍有頭臉的人物,則稱祥爺;他若是官吏、州、縣、承、典等,則稱祥老爺;他若是知府,則稱祥大老爺;他若是道臺則稱祥大人;他若是宰相、大學士、軍機大臣則稱祥中堂。

    4、姓氏,滿語為“哈拉”。清代滿族的姓氏多達六百七十多種,在中國的少數民族姓氏數中名列前茅。滿族及其先民的姓氏本來都是用本民族語稱謂的,所以是多音節的,如勿吉的乙力支”、“侯尼支”,靺鞨人的“突地稽”等等。

    5、由於受漢文化的影響,金代許多女真姓氏逐漸改成對應的漢姓,如完顏,漢姓王;烏吉倫,漢姓商;紇石烈,漢姓高;蒲察,漢姓李;孛術,漢姓魯等等。一些滿族姓氏來源於古老的部族名稱,如赫舍裡、輝和、薩克達、尼瑪哈、鈕祜祿、納喇等。

    6、其中有些部族名稱帶有濃郁的圖騰崇拜的意味,如“薩克達”為野豬,尼瑪哈為魚,鈕祜祿為狼。有些滿族姓氏以居住地地名為姓,滿文始創者達海“先世居覺爾察,以地為氏”。名將雅希禪“先世居馬佳,以地為氏”。

    7、清朝入關後,絕大多數滿族逐漸改為漢姓,仍有少數姓氏如“布尼”,仍是滿語姓氏,而用漢語記音。滿族姓氏改漢姓大致有以下情況:有的譯原姓氏之義,取其同義的漢字。如哈斯呼,漢譯為左,則取左為姓;阿克昌義為雷,取雷為姓等等。有的是按原音譯的諧音取漢字為姓,如瓜爾佳氏,取關字為姓;董鄂氏,取董字為姓;布爾察氏,取卜為姓;胡什哈里氏,以胡為姓,等等。

    8、有的不是直接按滿語諧音為漢字,而是取其字義後再諧漢字,如鈕祜祿氏,其義為“狼”,諧音為“郎”。有的以父祖名字的頭一字為姓,如岫巖洪氏,“高祖名洪雅,乃姓洪氏”;遼寧愛新覺羅?海臣,其後人以海為姓;瀋陽喜塔拉?文忠顏,其後人以文為姓,等等。

    9、有的滿族姓氏改成漢姓後出現兩個甚至三個漢姓,如吉林烏拉的瓜爾佳氏,改為漢姓為羅、關。因其先人在赫葉穆定居時,與羅氏通婚,規定了隔一輩叫“羅、關”的族訓,迄今如故。費莫氏,為麻、馬兩姓;那木都魯氏以那、南為姓;伊爾根覺羅,以佟、趙為姓,其改姓的原因已經不詳了。

    10、清初滿族的大姓有: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烏拉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後來有“佟、關、馬、李、齊、富、那、郎”八大姓之說。在民間,還有“七關八趙”、“大郎、小郎”等說法。在日常交往中,滿族人習慣稱名,不稱姓

相關內容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