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愉悅的小貓46
-
2 # 陳杰286067406
謝謝你的關注
在數學上是一樣的,都是等於售價-成本。
盈利指企業、個人或經營性組織的一種能力指標。針對企業經營來說,也是以人力為資源配置要點的一種盈利模式對推動經濟的發展效果。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繫,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售價=成本+利潤
售價=成本×(1+利潤率)
利潤=售價-成本
利潤=成本×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成本
利潤率=(售出價÷成本-1)×100%
折扣=售價÷定價×100%(折扣<1)
擴展資料
例題:某商場將一款運動鞋成本價提高40%後標價,接著又以8折優惠賣出,結果每雙仍可獲利21元,那麼這款羽線服的成本價是多少元。
分析:設成本為x元,從成本開始:(1+40%)x就是標價。再打8折即:(1+40%)x *80%就是售價。再減去利潤21元:(1+40%)x *80%-21,就又是成本價了。所以:(1+40%)x *80%-21=x。把折線圖走一圈方程就列出來。
-
3 # 用戶芮兒
利潤的含義分析_數學_自然科學_專業資料。利潤的含義分析前面說過顯成本和隱成本,它們之和是企業的總成本。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拓展資料:
如果以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潤,那麼,隨著錢轉化為利潤,則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就進一步變成W=k+p,亦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格+利潤。
剩餘價值這個範疇明顯地反映了資本同勞動的對立,因為它是可變資本的增殖額並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而利潤這個範疇,似乎意味著資本自身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新價值來。這種顛倒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
首先,因為資本家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c+v)轉化為成本價格,從而掩蓋了不變資本(c)同可變資本(v)之間的本質區別;其次,因為勞動力價格轉化為工資,表現為勞動的報酬,所以剩餘價值就轉化為利潤,
實質上同勞動者的勞動要素無關,而只是預付總資本的產物;最後,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以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為前提,即藉助於利潤率,才把已轉化為成本超過額的利潤,進一步轉化為預付成本在一定周轉期間內超過它自身價格的餘額。
在現實生活中,產業廠商通常也是從既定的利潤率水平出發,然後以利潤率乘預付成本得出預期的利潤量,而它並非主觀幻覺之物,而是客觀上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東西。科學的論證和實踐表明:這個利潤量其實是由可變成本所帶來的增額。總之,剩餘價值是內在的本質或實體,而利潤則是外在的現象或形式。
利潤結構基本合理有以下幾層含義:
1、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
2、費用變化是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
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
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