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用戶8543401739201

    花戲樓:“三絕”聞名於世

    花戲樓有"三絕":第一絕是正門前的兩根鐵旗桿。第二絕是花戲樓山門是一座仿木結構的三層牌坊式建築上面聞名天下的立體水磨磚雕。第三絕是雖歷經歲月風霜卻仍色彩豔麗的木雕。

    鐵旗桿,未解之謎

    未進入花戲樓,遠遠的就能夠看見兩根鐵桿屹立。慢慢靠近花戲樓,鐵旗桿上的風鈴聲清脆悅耳。花戲樓入口處左右兩側屹立的這兩根鐵旗桿正是花戲樓的第一絕。鐵旗桿的每根的重量有近十五噸,高度16餘米,佇立於地面,聳立於雲端。每根旗桿上懸掛著二十四只鐵風鈴,象徵二十四節氣,每當微風拂動,會發出悅耳的叮咚聲。旗桿分五節每節分鑄八卦蟠龍等圖案,每根旗桿插入十二面鐵旗。這些構思巧妙,以及史無前例的工藝被稱為花戲樓“一絕”,但是這對旗桿的鑄造工藝和豎立辦法至今仍是未解之迷。

    磚雕,國家寶藏

    在2013年,央視四套《國寶檔案》 第0608期《亳州尋珍——清代花戲樓磚雕》,詳細的介紹了花戲樓的第二絕:磚雕。花戲樓的磚雕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到底憑什麼能夠成為“國寶”呢?

    大關帝廟山門正面牆壁有三門通道,分別是正門、鐘樓和鼓樓。整面牆壁上面鑲嵌著聞名天下的立體水磨磚雕,玲瓏剔透,琳琅滿目,全部手工雕琢,磚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個,禽鳥33只,走獸67只,彫刻的內容有《三顧茅廬》《白蛇傳》《郭子儀做壽》《吳越爭霸》《達摩渡江》《老君鍊丹》《魁星點元》等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神話傳說。

    花戲樓的磚雕,屬晉派微雕藝術,同時吸納了徽派精巧玲瓏、刀法嚴謹的彫刻工藝。即使是現在的磚雕彫刻工藝也不一定能雕刻出這般工藝,更何況是300多年前純手工彫刻呢?很難想象三百多年前,在磚體尺寸本身沒有多大,匠人們竟然可以雕刻出如此栩栩如生,躍然牆上的磚雕。從亭臺軒榭,到人物故事,再到山巒城池,從近景到遠景,多層鏤空彫刻技術,和現代3D立體相比也毫不遜色。

    木雕,歷經百年仍色彩亮麗

    花戲樓因一座戲樓而得名,當然要說說這座戲樓,還有第三絕“木雕”。從大關帝廟山門徑直往裡走,一座醒目的懸空建築,便是花戲樓。六根青石的木柱支撐著戲臺。戲臺兩側柱上有一副楹聯,上聯“一曲陽春喚醒千古夢”,下聯“兩般面貌做盡忠姦情”。仔細的揣摹此聯,你會發現它對人生、對世俗的大徹大悟,感悟人世間的真善美。

    戲臺上方繪有“龍鳳呈祥”、“鶴舞朝陽”、“鹿靈獻壽”等九幅彩繪圖案。戲臺上的抱住之間有兩重大枋,枋上垂蓮懸獅猿猴,隔成兩段或三段,每段都是大木透雕,層次非常分明。整個戲臺的木雕,裡裡外外、大大小小有600多個人物之多,每一個都精雕細琢、精細到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木雕的內容主要是三國戲文十八出,比如《長坂坡》、《七擒孟獲》《擊鼓罵曹》、《三氣周瑜》、《空城計》、《千里走單騎》等等。這裡的木雕雖然歷經兩百多年的歷史風霜,但是色彩仍然豔麗,成為花戲樓第三絕。

    依然花戲樓

    戲臺向兩側延伸,兩邊是兩層樓的包廂,供當時貴客聽戲、飲茶、會務。戲臺是生旦淨末丑的舞台,觀眾席是聽眾吶喊喝彩的地方。古時,戲臺沒有先進的音響設備,也沒有現代化的樂器,有的是演員“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扎實功底,以及崇尚戲曲的聽眾。即使三百多年過去了,這裡鐵旗桿在,磚雕在、木雕在,花戲樓依然在。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