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
回覆列表
  • 1 # Im俗人

    1.微微點動:大多為鯽魚在試餌:觸碰或一吸一吐(只是吸進去一點點),此時若提竿,有可能在吸入的剎那中魚,但成功率低,故出現此信號須做好準備,卻不要提竿以免驚魚!

    2.下頓:就是最上面的浮子一個短促有力的下拉,在具備應用靈敏懸墜線組的時候才有此漂相,此為鯽魚真正吸入餌的第一口,與臺釣的頓口是一個道理,須立即提竿;

    3.微微點動後送漂:80%的鯽魚會出現此漂相,當然小鯉魚也常有此漂相,送漂幅度不定,提竿時機切記:由快變慢時或由慢欲停時,此時魚已吃穩,脫鉤率很低,而且基本都是正口(即魚的上嘴唇),過早或過晚都容易脫鉤,即使釣上往往鉤掛在魚的下嘴唇,這是我們平時野釣時最常抓的漂相,故一定要掌握好!

    4.微微點動後送漂再下拉:有時由於各種原因我們會不慎錯過送漂信號,而這時有30-40%的鯽魚會含著餌遊走,故出現這種死口,下拉的速度和幅度不定,有時表現為一頓一頓地往下拉,這時必須提竿,上魚成功率也很高,假如鉤小,你往往會發現魚已將鉤吃得較深;當然如果水底是斜坡或溝坎時,常常無明顯送漂就下拉,這時也該揚竿;

    5.點動後斜拉:多為鯽魚所為,特別釣草窩,草洞時個體較大鯽魚為求安全感,吞餌後立刻往水草方向拖,須及時揚竿;

    6.無明顯點動而直接送漂:多為鯿魚、穿條或鰟皮所為,但鯽魚搶食時也會出現不試餌就直接吞鉤的,須揚竿;

    7.無明顯點動而直接下拉:多為鯉魚,昂刺所為,及時揚竿;

    8.晃漂:即浮漂上下大幅度晃動,須與點動區別開來,為魚將餌已吸入口中在原地呼吸,多為大個鯽魚或鯉魚所為,必須及時提竿以免錯失良機;

    9.浮漂到位前出現行程中的加速、停頓或斜拉:為魚半水截口表現,鯿魚、穿條、鯽魚或貓魚等都可有此漂相,須及時揚竿;

    10.快速而無力的拖漂又復位:為貓魚鬧鉤,拖漂時須提竿,以防貓魚將蚯蚓吃完,這時很多釣友可能會檢查蚯蚓是否露鉤,個人覺得無此必要,可以將鉤餌徐徐再落回釣點,到位後心中默數三下,不看信號就抖腕至浮漂離開水麵10-20cm後停頓,感覺已中魚就帶魚出水,無手感則重複上述動作,直到中魚後再重新整理釣餌,這就是所謂的提釣法;

    11.浮漂小幅忽上忽下持續半分鐘左右後緩慢橫向移動:多為蝦蟹鬧鉤,這些東東味道好,提竿宜晚一點;

    12.“不二不三”的漂相:浮漂微點後有時就沒反應了,過了段時間再微點幾下,有時略送漂少許就馬上復位,或者略下拉少許又復位,很想提竿,但往往一揚竿就驚動魚群,前功盡棄!這是典型的滑魚、大鯽魚、沒啥胃口的魚或受過驚嚇的魚,應選擇耐心等待2-3分鐘,直至出現標準信號再提竿,做到“調靈釣頓”才是上大鯽魚的王道,假如還是沒有動靜。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