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羈的風wildwild
-
2 # 美好的若愚
明代的科舉時間是八月鄉試、次年二月會試。
因為鄉試多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為秋試、秋闈。科舉考試中的常科是定期舉行的,除非國家發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試時間不會變動。
明清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後改在三月)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
科舉考試通常分為地方上的鄉試、中央的省試與殿試。是古代中國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
3 # 張慧明21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
第一名稱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Quattroporte,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以上為正常情況下的科舉時間,另外有些皇帝在登基的時候加開恩科,換掉一批前朝的官員,這也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表現...還有在國家內亂的時候,也有停止科舉的時候。
回覆列表
1,童試考試時間:三年二次,一般農曆二月。
考試通過:縣試合格者才能參加府試。府試合格者才能參加院試。院試通過者為生員(又稱秀才)。
2,鄉試。
考試時間:三年一次,八月初九,十二,十五。
考試通過: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有資格做官)。
3,會試
考試時間:鄉試後次年二月初九至十五日。
考試通過:正榜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有資格做官。
4,殿試
考試時間:會試後一個月即三月十五日。
考試通過:只排名不落榜,錄取分三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通稱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