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心山雀ZI

    一、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安排組織多種形式進行朗讀。有些課文是抒發感情的,宜個別讀,輕聲讀;有些課文是鏗鏘有力的,宜齊讀,放聲讀;有些課文對話較多,則宜分角色讀;

    有些文章對人物的行為描寫較多,在朗讀時讓孩子們根據朗讀內容,加上自己的動作,繪聲繪色地表演讀。這樣變換朗讀形式,既增強了他們朗讀的興趣,又幫助他們自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到了文中的思想感情,培養了語感。

    二、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沒有一個認真讀書的態度,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在學生開始讀第一篇課文時,就向他們明確指出,讀書不能加一個字、減一個字、改一個字,要學生把每個字看清楚,把每個字讀清楚,做到字字響亮。

    培養學生朗讀看標點的習慣。要求學生朗讀時,看好每一個標點,讀出停頓。在這種訓練中,著重引導學生主要句號處有較大停頓。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句子概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可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化。否則,學生一口氣讀到底,就不容易搞清楚課文的來龍去脈,以後的作文,也很可能出現“一逗到底”的現象。

    培養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習慣。讀課文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一邊讀,一邊想。對於低年級學生,老師應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比如在學習《自己去吧》一課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這篇課文中有幾個角色呢?你最喜歡哪個?”這樣,才使讀有目的性,才能有效地培養相關的習慣。

    三、明確每次朗讀的要求

    朗讀的要求,從理解課文的角度說,有理解課文大意、熟悉課文、抓住重點、找出關鍵詞句、準備複述課文等的;從朗讀的本身的要求來說,要求讀得正 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

    朗讀要求既要明確,又要逐步提高,循序漸進。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加深,應注意逐步提高朗讀要求,並根據不同的要求採用不同的朗讀方法。

    1.初讀課文要“真讀”。就是放慢速度,用手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字字讀真”。進行這種朗讀訓練,學生把每個字都看在眼裡,念在口裡,記在心裡,讓學生一字一字地讀正確,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打好基礎。

    2.理解課文要有節奏地讀。所謂“有節奏地讀”,簡單地說就是不讀破句,按句子的結構讀出一定的停頓和輕重。句子不讀破,正確地讀出了節奏,也就讀出了文章的意思。這樣多讀幾遍,“其義便可自見”了。

    3.重點部分反復讀。每篇課文都有主次之分,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部分,可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加深對重點的理解,進而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

    4.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首先, 指點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體會出人物的感情和語氣。其次,進入情境讀,簡單地說,就是讀書時要把自己放到課文中去,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個人物,文中描寫的內容就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把自己的感受融進課文的情境之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獲得情感體驗,得到美的享受。

    四、朗讀必須和精講相結合

    要朗讀得好,精講不容忽視。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不斷地耐心地指點,可以使重點突出,可以加深對詞句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朗讀質量。

    五、重視教師自己的範讀

    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生動的範讀,會使學生受到極大地感染,對課文獲得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因此,上課前教師應充分準備,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這樣,只要在課前下足功夫,課堂上指導學生朗讀時心中有數,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