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
2 # 用戶3232181551109667
是一首美國的老歌,叫做老橡樹上的黃絲帶。
這首歌曲的內容,是一則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因倒閉破產而被判服刑三年的男子,在出獄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在喬治亞州的妻子,問她是否還願意接納他,如果願意的話,便在他出獄當天,在家門前那棵老橡樹上繫上一條黃絲帶,如果答案是否的話,也就是他沒有看到黃絲帶的話,他會識趣的離開。
在返家的公家的車上,男主角的心裡七上八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在即將到家的時候,他甚至不敢睜開眼睛,而懇求公家的車司機幫他打探結果………………終於,謎底揭曉了,只聽見公家的車司機和車上所有的乘客同聲為他歡呼,他睜開雙眼,竟然看到老橡樹上有著數以百計的黃絲帶在風中飛舞,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黃絲帶,是親人離散後的求助標誌,也是為親人祈禱的祝福標識。
黃絲帶的由來 波斯灣戰爭結束,美軍正分批返國,迎接他們的除了歡 迎儀式、慶功歌宴會之外,就是各小城小鎮懸系的黃絲帶。 黃絲帶在美國已經成為系親人,並等待其歸來的象徵,一九 八○年時,美國各地大街小巷也曾到處懸掛黃絲帶,用以提 醒政府及一般大眾,有許多同胞被伊朗挾持為人質。 考據起這項習俗的由來,很多人立刻會想起歌星 Tony Orlando,在一九七三年唱紅的「系黃絲帶在老橡樹上」。這首 旋律動聽的歌曲,配上真實感人的故事的歌詞,令大家在琅 琅上口時,腦中也浮現親人久別重聚的感人畫面。 一九七○年時,一群紐約青年學子搭巴士南下佛羅里達 州,他們發現有位年老乘客孤獨坐在後座,沿路沈默不語。 青年學子表示關心之後,老乘客終於開口說,他剛在紐約的 監獄服完四年徒刑,在入獄前,曾寫信給住在喬治亞州布倫 克威克鎮的太太,信中表示如果太太打算要他了,他會諒解 她的決定。信中還附記請太太不用回信,結果太太在四年期 間真地都沒寫信給他。 老乘客在出獄前不久,又寫了一封信太太,說自己出獄 後會搭巴士回家,如太太還要他,請她在布倫斯克威克鎮中 心的老橡樹上,綁上一條黃色手帕,如果他沒看到黃色手帕 ,他就不會下車,會讓巴士繼續載他到一個遙遠而不知名的 地方。 在同一部巴士上的一位青年,後來把這故告訴了「紐約 郵報」專欄作家哈米爾。根據哈米爾在一九七一年發表的文 章中敘述:當該部巴士駛近布倫斯威克鎮時,全車夥伴都緊 盯窗外,數算還有多少里程就會到達該鎮中心。 哈米爾的生花妙筆描述了感人的一幕: 「突然間,巴士上所有乘客都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有的 高興喊叫、有的熱淚盈眶、有的則相互擁抱。大家看到那棵 老橡樹掛滿了黃手帕不只一條、十條、廿條,而是上百條在 和風中飄展,好像揮手招迎親人歸來。孤獨沈默的老乘客, 以哽咽聲音向紐約青年學子道別,含著眼淚步下了巴士。」 哈米爾最近開車到布倫斯威克一趟,他在鎮中心看到感 人的那棵老橡樹,他說:「這是我所見過最大的橡樹,而為 歡迎美軍子弟歸來,也繫上最大黃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