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8
回覆列表
  • 1 # 體娛風雲決

    一般情況下,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

    月餅有很多種種類的,比如豆沙、蛋黃、五仁、榴蓮,近幾年,越來越多種類的月餅出現。粽子的話,也是蛋黃、肉、綠豆、紅豆這一類。

    還有就是南北方的差異,比如說鹹粽和甜粽,豆腐腦的鹹甜,月餅裡面是放豆沙還是蛋黃,這就是差別。

    月餅和粽子的來源都是有故事的,比如嫦娥奔月,再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 2 # 雨後Sunny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歷史記載】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說文新附�6�1米部》謂“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6�1夂》:“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6�1送韻》:“粽,角黍也。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民間傳說】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 3 # 用戶6211754735135

    回答。月餅和粽子都是中國的重要節日裡吃的食品。粽子是在5月初五,端午節的時候吃粽子。月餅是在8月15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兩個節日都為國家的重要節日。8月15月兒圓團圓節,在外地打工的家人們都要回來和家人團圓團聚祝福為了就是過中秋節。

  • 4 # 樂天派悠閒夢想家XV

    以前的月餅一般都是五仁餡,棗泥餡,而現在的月餅卻是五花八門,有酥皮的,而且有草莓的,椰蓉的,菠蘿的,哈密瓜的,蘇子的等等十多種餡。

    而粽子一般都是由糯米、大棗或蜜棗做成的,現在的粽子有肉粽子,還有鹹鴨蛋黃粽子,有糖尿病的,還可以用小米包粽子。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