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3
回覆列表
  • 1 # 樂觀的宣宣媽

    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時是傾斜的,這是因為地球在公轉時也在自轉,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形成66。347的斜角,就像是大風中被颳得倒斜的竹竿,失去了挺拔之姿。

    地球的脊梁直不起來是由於46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那次驚心動魄的大爆炸塑造了太陽系,也造就了地球與眾不同的面貌。

  • 2 # 言儘茶涼

    現實的地球如果以黃道為基準面的話,地球確實是傾斜的,它自轉的地軸與黃道的夾角是66度34分。當然我們的地球處在宇宙中本來就沒有上下左右之分,所有的描述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設立了一個基準面,方便對地球處在太空中的姿態做描述。

    在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有傾斜的角度,我們熟悉的天王星技術是躺在軌道上繞太陽旋轉的,它的自轉軸與黃道的夾角才2度。這些按照陀螺狀的軌道(就像彈簧一樣),圍繞太陽公轉,大家要問了,在中學書上明明是以橢圓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嗎?你為什麼說是陀螺狀。筆者在這裡要告訴大家,書中的描述是按照太陽是靜止的角度來描述的。而事實上呢,太陽本身也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所以筆者在這裡的描述跟中學書中的描述並沒有衝突。

    言歸正傳,那我們地球的這個夾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地球在四十多億年前剛剛形成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嗎?

    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在地球在形成初期,經歷了若干次天地大衝撞,每次撞擊都會改變地球的姿態使得地球做無規則的旋轉,最近一個大碰撞來自四十億年前與一個顆火星大小的行星碰撞,這次碰撞對地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熟悉的月球就形成與那次大碰撞,碰撞過後地球再次被撞離原自轉軸,變得搖擺不定,而因碰撞產飛離的塵埃、碎片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呈盤狀分布在地球周圍,它們通過吸積,先形成一些小天體,然後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吸積增長,最終形成現在的月球。月球的形成對地球自轉抽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月球的引力就像一個穩定器,慢慢將地球的自轉與黃道平面夾角穩定在66度34分。

    還有一種說法是,大陸板塊漂移說,意思是因為南北半球大陸的面積不同,使得地球“頭重腳輕”,地球為了平衡這種狀態,自轉抽慢慢傾斜。對於這種說法我感覺不是很飽滿,有很多臆想猜測的成分。

    其實就是因為這個夾角使得地球上出現了四季變化,春夏秋冬。如果沒有這個夾角,地球的的司機將按照地理位置來劃分而不是時間,赤道附近永遠是夏天而且是太陽直射比現在赤道附近的平均氣溫至少高15-20攝氏度;南北兩極永遠是冬天,而且是寒冬;夾在中間的地帶就是春秋,靠近南北極的部分是秋天,靠近赤道的那部分是春天。還有那就是一天中日出日落的時間永遠是固定的,早上6點日出,傍晚6點日落,永不改變。估計有很多朋友會覺得很有意思,但是我告訴大家,如果真有一天這樣了人類的宜居地會變得很小。惡劣天氣會頻發;寒帶會變得更寒熱帶會變得更熱,我們只能生活在南北兩溫帶了,一邊是冰天雪地,一邊是熱火朝天。

  • 蘿蔔絲粉條餡餅的做法?